第73章 传召(2 / 4)
不过是在暗下博弈中输了对方一头而已,又无本事做个公断,于是索性借口南蛮战事,将科举选拔给停了。
如今复又提起,可见其野心昭昭,只是这科举于宗政帝是一个好机会,于三王同样有可乘之机,正好将自己的人送进朝中,觅得一个重职,然后相互勾结结党营私。
赵鸢道:“进廷会去。”
顾相檀点头:“高公子才高八斗,在京中本就负有盛名,他若参试,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赵鸢明白顾相檀问起这个肯定不会是为了只夸奖几句高进廷的,所以也不多言,等他后话。
果然,顾相檀眉眼一动,嘴角又勾起了笑容:“不过……良将用兵,多多益善。”
赵鸢道:“是谁?”又想到顾相檀曾提过的人,“孟粟?”
顾相檀笑着点了点头。
赵鸢不明:“你怎知他有这不世之才?”顾相檀既未看过他的文章,又对他不熟,不过茶楼一面之缘何故对孟粟这样另眼相看?
顾相檀一顿,垂下眼道:“我会看相啊,那孟先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目清正,一看就是做官的命,而且该是个好官。”
赵鸢哪里会被他这样的敷衍之话骗到,但也没有追问,只盯着顾相檀瞧了一会儿,接着道:“可是他已无入仕之心。”
“有或无不过皆凭本心,本心又易随境而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赵鸢蹙眉,听得顾相檀后一句意思,他这是要自己亲自去游说孟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不安,国难安。”
顾相檀边说边凭栏而望,赵鸢随着他目光而动,就见眼前不到五六丈的街巷,竟伏卧了三四个叫花子,虽说淹没于茫茫人海不甚起眼,大邺人又信佛,大多愿做这功德,但那些乞丐仍是饿得皮包见骨,有老有小有残有疾。
京城之中尚且如此,更难想边关远境又是何种样貌?这天下太需要可以以民为天的将相良才了。
赵鸢想着顾相檀的话,不禁若有所思。
——
自裕国公府回来后,一连几日顾相檀都只在殿中闭门念经,也没什么胃口,只把安隐和苏息都急出了一头汗。
这边衍方又拿了午膳来,顾相檀却只看了一眼就没再动了。
衍方想劝,但张了张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无所适从地站在一旁。
顾相檀忽的停了吟诵,侧头问了他一句:“皇上近日可有传唤六世子入宫?”
衍方竟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