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4)
第二天, 姜卫衍一大早带着几名匠师出门去预订各种建房材料。
虽然图纸还需要改, 但是姜卫衍想着反正是要往大了盖,材料就必须要提前预订好, 不然,房子盖到一半材料跟不上就耽误事了。
陈庆等人则带着匠师跑去山里找适合做横梁的木材。
汉子们跟着匠人们做一些桌子凳子等——昨天吃火锅的桌凳, 还是彭伯架着马车跑去山头那边的尤府庄子借的。
绣娘哥儿在院子里裁布制衣, 边上桌子放着季玉竹昨晚跟姜卫衍商量后画出来的家徽草图——长枪跟毛笔交叉的盾牌形状,长枪代表姜卫衍,毛笔代表季玉竹,既意味着两人共组家庭, 也表示姜家后人从文从武皆可。
季玉竹到处晃荡一圈, 发现都没他啥事,就跑回房, 拿出在清平县画好的草图细看。
虽说姜卫衍要根据这个草图来盖房子, 但是现下用脑子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了。
原本的草图再怎么豪华也是两进好吗?原本他一个人住着倒是绰绰有余。
现在?
哼,也不看看多了多少人!
季玉竹撇撇嘴。
打量了一眼原本的豪华版二进小院, 季玉竹头疼地扔到一边。
拉出新的一张白纸铺开,先描中轴线上的三进院子。
外院倒座房住负责跑腿传话守门的汉子下人。
接着是外书房、会客厅、理事厅,可以加设一个小茶房, 日常煮开水什么的。
再往里设垂花门, 进门左右是抄手游廊,然后才是正院, 主卧、内书房、小花厅, 两边耳房作库房, 东西厢留着备用。咳咳,未来会有多出什么意外,谁知道呢?有备无患呗。
原图纸上设想的池塘假山等,则挪到正院后,加上花木凉亭等,直接做成园子。
园子外墙起一排罩房,下人里一家子的,就住在这儿,如方大志一家。哥儿们,也安排在此。
东跨院做三进,蒙馆设立在此,一进学堂,一进学童舍房和活动区。最后一进后罩房,绣娘及以后的女婢都可以住这里,院子连通小花园,还可以把针线房设在这里,对着园子缝缝补补什么的,护眼又舒心。
西跨院按照尤允乐的指点,与主宅隔着巷道,也建三进,两进住人,一进做演武场。姜卫衍的近卫以及家里余下的汉子下人也全部住进西跨院。
另还在西跨院单独隔了一个马厩出来,马匹跟骡车都集中在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