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太子的一天(2 / 4)
虞秋道:“刚刚这位大人问我,过年要怎么操办?我是这样想的,往年每逢过年都很热闹,百姓们也很喜欢过年,那民间就按照一贯的传统去过。可是宫中发生了很多大事,父皇还没醒过来,张母妃也死了,宫中今年就……就……”他突然想不起来那个词该怎么说了。
“您是不是想说,宫中一切从简,不宜大操大办?”温太傅又猜出了他的想法。
虞秋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嗯嗯,我就是想说这个。”
有人马上称赞道:“太子宅心仁厚,既有孝心,又体恤黎民百姓,实为我大魏之福啊!”
其他人也跟着说,把虞秋都夸懵了,他是说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吗?
虞秋第一次上朝,就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下结束了。按照惯例,其实他只需露面坐着完成仪式即可,大臣们对初次上朝的储君,包容度是很大的。但他能提出自己的意见,还说的很有道理,就足以让大臣们喜出望外了。
……
上完大朝之后,虞秋回到东宫又吃了一回点心,这是他阿娘亲手做了送过来的,许久没能吃到,还真有些想念。
吃完后,小全子道:“太子殿下,您该去批阅奏折了。”
虞秋以前见过他父皇批奏折,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点点头,跟着小全子过去。
“这……这么多?”看着堆了满桌子的奏折,虞秋吓得有些结巴,他以前看父皇桌上,好像没这么多呀。
小全子道:“殿下,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自圣上昏迷后,朝政再无人管理,大臣们只能办事,不能代批奏折。这些都是通政司已经看过呈上来的,还有一些待会再送来。”
虞秋认命地爬上椅子,然后拿起一本奏折开始看,还没看两行,他就问了:“小全子,这个字怎么念?”
小全子为难地说:“殿下,奴才不识字。”他们近身服侍的太监大多不能识字,替皇上宣旨的时候都是传口谕。而专门的传旨太监,几乎不能近身服侍,除非做了张福海,张元德这样的总管太监,才能不受拘束。
“那能不能把先生请进来教我呢?”虞秋很是沮丧。
小全子不解道:“您的先生,是温太傅吗?您可以宣召翰林院学士来帮您读折子,也可传左右二相来商议政事。”
“只能叫他们吗?”
“也可传其他人。”
虞秋想了想,觉得人多好办事,于是说:“那就都传过来吧。”
“啊?这……奴才马上让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