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教科书(4 / 5)
用的,但是学费依然要交。赵宽落马之后,他的玉融丸生意也停止了。一直和他取货的商人们不知怎么的找来了漳州府,他们听说这东西最开始就是这边弄的。
其实“玉融丸”买多了,他们也知道这东西就是用鱼肉做的。他们也曾经试着自己弄过,可是做出来的远不如买的柔嫩弹牙,还带着些许腥,把鲜味都盖过了。再者,他们当地的鱼不算多,自己收购回来加工反而成本更高。思来想去,他们便到这边来碰运气了。
送上门的生意,徐管家焉有放过之理?很快,附近的几个县都有了玉融丸作坊,渔民们打来的鱼都卖上了好价钱,再加上之前的装饰品作坊,渔民的生活美好指数直线上涨,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人也多了起来,不再计较那三瓜两枣了。
这些都可以算是楚辞在这里的功绩,比起当军师出谋划策得来的,还是这份功绩更让他满意。
下午的时候,省提学司来了人。楚辞亲自出门招待,发现来的人竟是孟繁。
“孟姑父怎么有空前来?”楚辞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询问道。
“贤侄不必客气,老夫此来,一是替杜大人过来审核项目,下发今年提学司的补贴银。二来嘛,则是有些私心,想问问贤侄你的意见。”孟繁显得有些为难,但这为难之中明显带着些意气风发。
楚辞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道:“愿闻其详。”
“是这样的,老夫不是帮着录入倭人的口供吗?这事完了之后,我便回到了提学司。杜大人他老人家给我透了个口风,说是上面有意提拔我任提学佥事。你说,我该不该答应?”
“这是大好事啊!您如今的位置也待了好些年了,熬资历也该熬到头了。”楚辞马上恭喜他,说完后,他又想到了孟繁纠结的问题所在。“可是,这次您立了大功,朝廷的嘉奖还未下来。您在两国建交这事上有突出成就,恐怕圣上会有别的想法?”
孟繁一脸欣慰,终于有人能明白他的顾虑了。“是极,我也正是有这个担忧,才一时不敢答应下来。可是,我又怕不答应,万一朝廷到时候……我岂不是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此时两块大饼摆在眼前,一块比一块更诱人,可若是吃到一块,就一定要舍弃另一块,这让孟繁很难抉择。
楚辞想了想,告诉他:“那就要看孟姑父您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我可以告诉您,当初我在京城之时,鸿胪寺有一位少卿年纪老迈,今年大概就要告老还乡了。而且,这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龌龊不断,恐怕鸿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