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潜移默化(2 / 3)
们想要靠读书出人头地,难啊。”楚辞叹了口气,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太小了。
张文海也沉默了,想起了当年刚碰见楚辞时他的模样了。
“所以,要想让闽地百姓读书识礼,是一件很难的事,对吗?”张文海心里不太好受,他想,若楚兄生在豪门世家之中,定然不会被人逼迫着接下这样的任务。
楚辞不太清楚他心中的想法,但见他眉头紧蹙的样子,依稀可以猜出来。他说:“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这世间之事无关难易,只看用心与否。百姓们并非冥顽不灵之辈,多花点功夫,他们迟早也会明白的。”
楚辞顿了顿,又说:“你不是奇怪我为何要讲农桑之事吗?因为这是老百姓们都感兴趣的事。总有人觉得,书生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这种观念未免太过狭隘了。所以,我便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老百姓们对于读书人这个群体有新的看法,让老百姓们明白读书的好处。到时候再施行条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文海看着他自信满满的样子,心里倒是松快了些。他抬起杯子,和楚辞碰了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楚辞也是一样,他仰头将酒喝了,夹起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转头问起了张文海的事。
“文海,我还没问你呢,你怎么会到漳州府来?你爹的生意做到这边来了?”
张文海摇摇头:“去年经了那事之后,我爹娘很是受了点罪,心里对于生意也就看淡了些,不再往外头扩张了。反正现在的钱,也够我用几辈子了。”
他说的轻描淡写,楚辞却流下了贫穷的泪水。不说上次垫付的银子还没报销到,单就说这么久开讲座的鸡蛋钱就花了他不少了。寇静上回让徐管家送来的钱还有不少,但楚辞总不能指着那些钱过,往后他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寇静静恐怕拖累不起啊。看来,要想办法搞点钱了……
张文海疑惑地看着陷入沉思的楚辞,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说的话,有什么特别发人深省的吗?
“发什么呆啊,你还没说你来这干什么呢。”楚辞回过神来,不忘倒打一耙。
“楚兄,当日一别,我便暗暗下了决心。似我这等天姿不足之人,妄想靠科举出人头地是行不通的,能中秀才,全靠楚兄你的指点。按理说,我应该回去接手家里的生意,可我不愿踏入商道,过那尔虞我诈的日子。所以我想跟在你身边办事,一来,可以提早见识到官场的真正模样,万一我哪天开了窍考上了,也能有个准备。二来,楚兄你身边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