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合二为一(2 / 6)
,这里面思虑不周的种种就会慢慢凸显出来。下官翻阅了样卷,得知这季考一事乃是先帝初登基时所定下的,为的是考校京都学子们的学业水平,以免他们生于这太平盛世之中,一心只知贪图享乐从而懒怠学业。自从有了季考的规定之后,夫子们教学更加上心了,学子们的学业也日益精进,正因为效果如此显著,所以季考一事才会延续至今天还在使用。”
大家都点头,有些老臣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嘉佑朝前,京城学风确实散漫无比。
“但是,季考如今已有四十多年,每年考的都是四书题,题目虽经轮换更替,但却有据可循,而且,并非楚辞一人找到了其中的漏洞,各家书院都曾自拟题目进行训练,以图在季考中能评上优等。在这众多题目之中,其中肯定有猜对了的,只不过他们都不似楚辞这般笃定罢了。而且,不止是季考,就连乡试中,都有人猜对题目取得举人名号,县府院三试通过背前人文章而取得秀才功名者更是不知凡几。”
“那依楚司业的意思,不仅是说季考出题有漏洞,就连乡试出题都有漏洞?”杨提学的脸黑了下来,这些都是归提学司管的。
“下官并没有这样说,只是漏洞确实存在。我们大魏朝国祚已绵延几百年,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必然会一直延续下去。这季考一事已历四十余载,终有一日会出无可出,到时候怎么办呢?”
“四书出完还有五经,五经出完还有经史子集若干,又怎会出无可出呢?楚司业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
“书虽多,题虽多,可专出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众位大人也都是经过科举选才一事的,应该知道主考官的重要性。若是主考官不喜,即使才高八斗又如何?这样取仕,未免有失公允。”
“楚司业,容本官提醒你一句,我们现在说的是你季考舞弊一事,你干什么东拉西扯,还扯到科举一事上了?你赶紧说清楚,为何你会认定此次季考就会出那道题?”
“对啊,楚司业你还是只说季考一事吧。”其他官员也说道,这科举一事不能再往下说了。
楚辞也知道科举事关重大,只靠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它的利弊,于是也不再说。
“好,那就只说季考一事。当时微臣从书中画出了七道题,然后便在国子监外院开了一个短会,嘱咐各位博士着重讲解。但当时离季考不过六七天时间,虽一天一句尚能讲完,但是要让学子们有个深刻的印象,还必须再进一步将范围缩小。得知此次出题者为温太傅,微臣心里便有些担忧。因为微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