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4)
父荫,一生中庸罢了。
五年童稚时光,得沈襄悉心教导,沈瑜林也不似从前功利,面对这一腔热血的好友,不由诚恳劝道:“文安邦,武定国,各司其职,明音颇擅内政,何必要埋没自身天分?”
苏明音撇头,只道:“朝堂之争乱得很,我却不愿趟这浑水。”
沈瑜林心知他已打定主意,也不好再劝。细一思量却忆起这未来的华耀侯与神机侯两兄弟却是武帝心腹,能得半生辉煌恣意,这两人不是蠢的,苏明音身份清贵,想必便是上了战场,也会被护个周全,去历练一番也好,便不再多言。
☆☆☆☆☆☆
寒山书院是京城最好的私塾,分成前后两院,一为竹韵阁,一为秋起轩,竹韵阁俱是官家子弟,秋起轩多是寒门士子并一些庶子旁支。
这几年沈瑜林也看出来了,沈襄虽是暗谋,却只因他心性淡泊,不喜露面,论资历论实力,他应该是永宁王帐下谋主。
所以他虽年纪渐长,容颜日盛,这阁里,却很少有人不长眼敢肖想他。
送苏明音出门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他这书桌上竟多出一枝白梅花。
昔有公子白梅,赵允帝之侍,容色艳绝,帝悦之,日以白梅相赠。
这不仅是一种隐晦的询问示好,更多的是将他摆做下位,同公子白梅概论。
怒极,反笑。
十三岁的少年面容俊秀,气质温润,偏生笑起来时有如桃蕊初绽,灼灼其华。
白梅下压着一张笺纸,落款是空白,正面是一首情诗,反面则写着入夜之后,城外十里,御台寺前,小轩亭见。
沈瑜林指尖骤紧,正欲撕了,眼风一略,忽而一顿。
他渐渐收了笑容,捏着笺纸,面无表情地又看了一遍。
来兮略惶惶,
见兮又惘惘。
本是天上客,
王应自思量。
良久,他菱唇微动,无声吐出四个字:“来、见、本、王?”
此时封了王的皇子唯有四位,却只一个江南放赈的三王爷不在京中,至于那忠顺亲王却是没这闲工夫逗弄他的。
沈瑜林反复思量一会儿,忽而嗅了嗅墨迹,目光微沉。
扬州墨,淮城纸,江南大儒陈范之的字。
不由苦笑,这位主儿还真瞧得起他。
龙生九子,手段也有高下,既有晋武帝这千古明君,自然也会出一两个蠢的。
心念电转,他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