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在青楼当厨子(34)(2 / 4)
持重,这才是用人的道理。
会试也就考三天,官员联考却足足考了七天,期间甚至有正二品官员面对试题心态崩了直接扰乱考场秩序的,还有上场时晕过去的,装病被随考太医戳穿的,出尽了洋相。
好在最终结果喜人,除了捐官和世袭,朝廷官员基本上都经历过二十年寒窗苦读,层层筛选考过来的人才,又突击复习了三个月,秦泽出的试题大部分是实践题,考的是官员做事的本事,太优秀的基本没有,但大部分人都能正常通关,考得一塌糊涂的反而没多少,这些人要么是实在肚子里没货,要么是专业型人才,比如鸿胪寺这种接待外国使臣的,人家重要的是会各国语言,接人待事的礼仪之类,拿考官的学问来考他们也实在是为难人。
秦泽十分通情理,能放过的都放过了,筛下来的一批官员基本上都是捐官,花银子进了朝廷部门,也许还有一点官场上的油滑,也就这么滥竽充数混了不少年,如今新帝上任,不仅不认他们捐出去的钱,还准备追究他们为官这么多年的责任:你学识这么差,平时是怎么做事的?年年评官都是优,是贿赂了上官还是拿了别人的成绩?你是捐官?那不好意思,钱也没到朕手里,朕还是准备追究你。
一场官员联考,刷下去近两百名官员,正逢今年的举子入朝,原本成绩差点的都是花钱找门路谋个外放什么的,这会儿就不用费事了,直接入朝来做事,没经验的就跟着老人去学,有秦泽发话,这些新官到了衙门还真没遇到太多刁难,当然,做不好事那不叫刁难。
张小白的考核成绩在武官里算得上优秀,沈言薇是翰林家的才女,教他时是按正统读书人的教学方式,到了孟家也没丢下,还多了兵书要学,在边关还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他的卷子是秦泽亲自批改的,笔试成绩在上京的武官里排名第二,第一名不巧正是那位看透一切的禁军总领岳山。
前武状元岳山:……是我不该太优秀。
接着批改卷子的便利,秦泽把张小白叫来奉天殿单独讲了两个时辰的题,期间引经据典,将枯燥的兵法韬略讲得相当引人入胜,因为叫张小白时天色就已经不早了,等卷子讲完都一更天了。
秦泽轻咳一声,说道:“你明天还要当值,再回去一趟也睡不了多久,就在宫里歇下吧。”
张小白以前也留宿过,不疑有他,正要去侧殿的小间内休息,就听秦泽又道:“前两天下雨,侧殿的床起了霉斑还没打理,正好朕还有些话想和你说,今晚咱们君臣抵足而眠如何?”
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