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离婚(6 / 9)
定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狂喜。
老师,学生,还有想通过这种途径回城的知青们,汇聚成了欢乐的海洋。
江景瑜在村里的大喇叭循环反复的把这信息说了好多遍,并且详细的说了报考的条件,这次报考可以说没有条件,不管你是学生,老师,知青,工人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报名,不过要交五毛钱的报名费。
对于他们村的人来说,五毛钱的报名费不是问题。
对于易水县的知青来说问题都不大。
他们这里发展起来了以后,又有重视学习,知道高考会恢复的顾向恒在,知青们只要勤快一些,待遇都不差。
虽然这里有些人生活已经进入了佳境,甚至在这里成家立业,有了儿女,但知道高考后可以去上大学,可以考回老家所在的地方,这条还是引起了相当多的注意。
而且这次从知道消息开始,到高考的时间距离并不远。
他们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把已经忘记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索性他们这里有图书室,那里放了不少各种书籍,就有人在那里看到了现在十分需要的数理丛书。
这被他们奉为至宝,大家都想要看,就轮流在这里抄,不可以带走。
他们有的有工作,江景瑜也调整了他们的时间,集中在上午干完活,下午他们就可以专心看书了。
另外还多借了一些参考书放到了借书室。
给了他们充分学习的条件。
这让备考人士都感慨了起来,他们的大队长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在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担心大队长会卡着不给他们报名,不让他们学习,让他们留在这里呢。
尤其是那些远道而来的知青,他们更担心这些,结果大队长直接戳破了他们的想法,“留得住一时,留不住一世,我这里有你们家的详细信息,你们要是考上了大学,也要从我这里转关系,你们想要来个失踪了事,也得要看看我这答不答应,有句话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再有我也有信心,你们中的某些人回去了,考上大学了,我们村的人也不是离了你们就不能过,我们还会过得很好,我们这里的儿女都不愁找不到好男人好媳妇。”
这话说的某些人讪讪的,他们这里的待遇确实很好,比大部分的城里人待遇都好。
他们这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砖瓦房,还有的起了楼房。
从这点就能看得出来,他们这里大家的生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