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5)
起来,”方博文八卦地问,“你就没想过考殷老师的研究生?你给殷老师做了这么久的助手,你去考她的研究生,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想过,景旭怎么可能没想过?
但他和殷九竹私下讨论过几次,遗憾发现,他的志向和殷九竹的研究方向井不相同。
在父亲去世后,殷九竹便作出决定,她会放下临床诊疗,投身预防兽医研究,主攻布鲁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的分子病毒学和免疫学。
哪怕要用十年、三十年、三十年;哪怕她要为此付出她的青春、付出她的一生;哪怕她所学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人类与病毒搏斗的漫漫长征中微不足道的前奏……她也至死不渝。
人类用了上千年才战胜了天花病毒,殷九竹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幸在生命之火熄灭前,见到人畜共患病终结的那一天。
这不仅是为了已经去世的殷浩军,更是为了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的兽医、许许多多的畜牧者。
实验室的研究是枯燥乏味的,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需要突如其来的灵感火花,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
殷九竹很期待这样的工作节奏,但景旭的性格井不适合。
景旭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小动物医生,他更喜欢在一线临床,与那些形形色色的动物接触,倾听这些动物身上的故事,为它们缓解病痛。他的性格更适合做医生,所以他会在临床继续深造。
听完景旭的解释,方博文心有戚戚地点了点头。
“老景,咱院那么多人,最后决定继续做兽医的,不足四分之一。”方博文道,“像我这样考公务员的就有好几个,回老家找工作的又有好几个,甚至还有进互联网的、进快消的、跨考其他专业的……当初不少人都是被调剂进动医的,只有你,从踏入班级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成为兽医。”
景旭一直在向着那个目标前进着。他没有犹豫过,没有后退过,没有摇摆过。
方博文拍了拍他的肩膀,钦佩地说:“老景……不,景旭,你是我在大学五年里唯一一个兄弟,也是我最敬佩的人。加油啊,景医生!”
加油啊,景医生。
……
当殷九竹好不容易从同学们的包围圈中逃脱出来时,她的手机里已经多了三十多个新微信号码,问好的新消息堆满了她的微信。
她借口回办公室离开了大家,其实只是去旁边的小广场转了一圈,甩开热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