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4 / 4)
,大概是经历的事多了,他脑补的功力见长,只觉得眼前晃动着一只诡异的、撒开腿乱跑的大眼珠子,心里别提多膈应了。
前两天还是科幻小说呢,怎么几只陶罐的画面一出现,转成《聊斋》的画风了?
易飒还是那句话:“别乱猜,古代人画东西,不讲究写实,更偏向写意,这图,应该表达的是另外的意思。”
再往后,就没图片了,注解上说,这批陶片的详细年代不知,只知道早期的三姓,都生活在河谷地带,这些可能是当时的生活器具残片,被后人收集保存起来的,有些陶片磨损得太厉害,已经看不出上头的图形了,还有些拼起来一看,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所以就选了四张拼复程度最高的。
易飒又把那张满是眼睛的陶罐图抽出来看。
她觉得这眼睛出现得太突兀了。
听说古人的陶器上出现的花纹,要么是纹路,要么是生活场景,要么就是图腾——从没听说过三姓崇尚眼睛的。
她犹豫了会,还是拨通了丁盘岭的电话。
透过挡风玻璃看过去,丁盘岭的车在正前方的雨幕里疾驰,时隐时现。
丁盘岭声音很和气:“飒飒,资料看完了?有什么想法没有?”
“这个眼睛,我没看懂。”
丁盘岭笑了笑:“我也没看懂,我们三姓,并不强调眼睛,各种锁开金汤的仪式里,也没有拿眼睛出来说事的,结果早期的陶罐图,四张里有两张是眼睛,两张是漂移地窟,挺耐人寻味的。”
“会不会是漂移地窟里的东西,跟眼睛有什么关系啊?”
宗杭在边上拿水鬼招“剁”她:还让他别乱猜呢,其实她猜的,也跟他差不多。
易飒屏息等丁长盛的回答,没空治他。
“我和长盛他们,先拿到这资料。开始,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我们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想法。”
丁盘岭很少以这种口气说话,易飒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什么想法?”
“我很担心,这个陶罐图,是有顺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