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学院的日常(3 / 4)
功。
于是,学习,训练,校方以及军部的合作交流也渐趋频繁。宁夭走在学院的林荫道上时,就经常看到穿着军服的学生和正规军走在一起探讨着什么。而竞技场里更是天天爆满,机甲系的那些pk狂人几乎一有时间就泡在里面,让其他系的人见了他们就头疼。
但最苦逼的,还要属宁夭所在的机甲制造系。
他们没有其他系那样笔挺帅气的军装,有的只有一身学者风的白大褂。隔壁维修系的好歹也是机修兵,虽然分属后勤,但这几个月来也是训练的如火如荼,跟机甲系那些人在学院后面的那一大片宽阔的训练场上奋斗着,每天吃饭休息的时候都能听见他们在高谈阔论着今天的训练内容,虽然苦,虽然累,但着实令人羡慕。
机甲制造系就不一样了,开不开战,对他们都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他们是脑力工作者,而目前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还不足以让他们发挥多大的作用,能对战争起到作用的,是像顾童山那种级别的。
是人,多多少少会有热血,尤其是学院里的学生,正值年轻气盛,一腔热血正愁无处抛洒。这会儿听别人谈得慷慨激昂,心里不免蠢蠢欲动。看宁小川就知道了,自知在机甲制造系上走不远,就义无反顾的弃笔从戎了。
为此,顾童山没少站在讲台上往下扔笔扔本子,保家卫国又不止当兵一种方式。现在的那点破知识还排不上用场,几年后,十几年后呢,过了几年就不叫报国了?
被顾童山骂了几回,学生们也有点儿理解了,虽然看着别人那一身军装还是很羡慕,但看他们的少将夫人,那一身白大褂穿着多有气质啊,这么一想,心里好像也不那么羡慕了。于是一个个都埋头苦读起来,各个实验室里都通宵点灯,一个个研究课题堆满了顾童山的桌子。
顾童山那叫一个老怀大慰,不过嘴上还是骂骂咧咧的把那一大半没什么研究价值的课题都给退了回去,让学生重新立项。宁夭来时正好赶上这一波,于是这么多天里一直埋头于各种实验报告,不得不说,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有的时候思维就是比其他人活跃,有的研究课题虽然没什么价值,但是贵在立意新颖。于是在退回去的研究课题上,宁夭时常会写一两句批注,鼓励一下这种创新精神。
他有的时候也会代替顾童山去各个实验室里转,看看有哪里需要指点的。军备,也是各国角力的重要项目,第一军事学院的这个机甲制造系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地方,顾童山在这里,戚言也是这里毕业的,就连宁夭这个非学院派的,当初教他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