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中出来的消息未必准确,朝上诸王斗得一团糟,宫中虽有圣上坐镇,可后宫中的妃子能力也不弱,谁知其中是否有鬼隙之事,利用陷害殿下的。若这是一个局,他们稳不住,便是害了殿下。
长史腾地一下从坐榻上立起,当机立断:“下官再使人去探听。”
说罢便急急忙忙地要走,卫秀却阻拦他道:“此时宫中已下钥,有什么事,待明早再言。”
殿下陷于宫中,府中顿失其骨,长史也是首次遇到这样的事,失了分寸,听卫秀如此吩咐,他便有些迟疑起来,是否要将府中其他谋士聚于一处,商议对策。
卫秀眉心阴云一片,目光幽沉的望过来,道:“事缓则圆。”
若殿下果真有难,如此慌不择路,只会误事!
长史一凛,躬身拜道:“诺!”
天黑了,宫门已闭,此时去打探消息,打探不出什么不说,说不准还会授人以柄。
既谋大业,便难免涉险。越是危急,便越该冷静下来。
卫秀凝神思索着。近几日都平静得很,朝中除诸王仍旧争斗不休,也没什么大事,边境才陈兵,齐宋如何,尚无消息传来,至于宫中,宫中乃是殿下最重视之处,又有自幼积累的人脉,若是宫中出了差错,绝不可能一丝消息都不漏出来。
不是宫中,不是朝廷,不是边境,若与此三者不相干,殿下与皇帝间的矛盾,当无关朝政。
若是无关朝政,皇帝再怒,也会留有余地。只要置措得当,殿下当无大碍。
眼下最为要紧的,是当先打探殿下因何顶撞皇帝,皇帝又因何动怒。
卫秀送长史到院外,举目望去,不见明月,天色黝黑,不知明日是雪是晴。
她低头打开手中的匣子,青玉冠玉质温润细腻,在黑夜之中,泛着柔和的光泽。不论如何,只盼公主无事,能够平安归来。
她在想濮阳,濮阳也同样在想她。不知陛下会如何试探先生,不知先生是否能化解危难。
她心知这几日是不能出宫了。含光殿外皆是陛下派来的侍卫,这倒罢了,毕竟他要设局,总得做给人看。可殿中陛下竟也派了人来监视,使她无分毫独处之地。
不论她走到何处,都有两名跟随,便是寻由调开他们,立即便会有新的补上来,便是入寝殿安置,亦有宫人在榻旁盯着。
这与囚禁何异!
濮阳愈加恼恨。她已有些权势,可一旦面对的是陛下,她便只能如蝼蚁一般任由他摆布,毫无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