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3 / 4)
要想渡江,便难了。
齐太子贤,他若得大魏,江南格局势必会变。最好,还是不要让他得位。
她将此事与濮阳一说,濮阳也以为然,前世三年后,齐帝驾崩,齐太子登基,之后便是厉兵秣马,企图攻宋,吞并之心,昭然若揭。
“豫章王……”濮阳喃喃自语,极力回忆此人将来如何。
见她若有所思,卫秀便问:“殿下已见过豫章王?”
濮阳回神过来,笑了一下,道:“未曾见过,只是听闻一些传言。”
她说罢,再度陷入沉思。毕竟他国内政,豫章王又不是储君,便不大引人注意。回忆良久,她方想起这豫章王在齐太子登基后被驱逐出京,连同其母也一并赶了出去,不久,赐死二人。能让新君如此厌恨,乃至不顾留下刻薄手足的恶名,定是有龃龉在前,且这龃龉还不小。
她想得入神,便显得心不在焉。她们相处,殿下从不曾如此心神恍惚,卫秀担心她,便关切道:“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濮阳摇了下头,低声喃喃道:“我只是在想豫章王……”能让太子仇恨至此,定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恐怕现在便已两相生厌,此事兴许能做点文章。
她想罢,抬起头,便见卫秀看着她,目光有些奇怪,似欲言又止。濮阳便问:“先生怎么了?”
卫秀看着她,最终抿唇笑了一下:“无事。”
濮阳想着正事,也没在意,继续道:“先生之策,可是以豫章王取太子而代之?”
卫秀颔首:“正是,豫章王好玩乐,又贪权柄,无大才而心高,齐国若能在他治下,定不会成魏南下之阻碍。”
濮阳也以为然,只是如何行事还需合计,毕竟他国内政,不好干预。
“此邦国大事,以我之力,定不能成,还需禀陛下定夺。”濮阳说道。
卫秀也是这个意思,关乎两国邦交,不是公主一己可为。
隔日,濮阳便入宫了。
皇帝听她说罢,先是宽慰,又目光一冷:“也就你想到了,诸王无一人关心。”
皇帝对儿子们的不满,便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他苦心孤诣,创下这大好局面,若继任者昏庸荒诞,无能误国,他又何必辛苦劳累,如齐帝那般安然享乐不好,还是宋帝那般随心所欲不好。
皇帝约莫是心冷,这几日,总有此念头,只是这些他一个字都不能与人说,也只是心中想想而已。
濮阳见皇帝眼光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