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4)
急着走,就陪我进去看电影吧。”
崇华抬头,看到崔贞清亮的眼眸和一贯温和冷静的唇角,她没有一丝无措失控,好像刚才差点擦枪走火,并没有给她造成任何影响。崇华顿时挫败地低吟了一声,趴在崔贞的肩上不肯起来。
电影已经在播放了。这是一部讲述战争,谴责战争的电影。正如崔贞之前所说的,题材有些老套了。战争题材的电影不知拍过多少,几乎每个角度都被尝试过,已经很难再拍出新意。
崔贞和崇华回到放映厅,两个人坐在角落里。
放映厅里一片漆黑,唯一的光源是大屏幕上并不能照明的微弱的光。大家连身边的人在做什么都看不清。崇华见此,就固执地握住崔贞的手不肯放开。崔贞挣扎了几下,见她坚持,也就随她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战争年代。它讲述的是战争中平凡的人们,四处迁移,躲避战争。崔贞饰演的女主角在拥挤人群中和丈夫孩子走散。她到处寻找家人,却因意外,被迫加入了敌人的阵营。她做了护士的工作,她痛恨敌方带来毁灭,可是随着接触的加深,她发现敌军里的士兵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庭,孩子,父母,妻子,他们也期盼战争能赶紧结束,他们能回国,和家人团聚。战争不是平民发起的,却要平民来承受最大的痛苦。
看到一个个因流血而哀嚎扭曲的面容,她从一开始偷偷的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减少药量,不规范包扎,企图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到逐渐无法再冷血对待。他们是敌人,也是同样无辜,同样渴望和平,渴望回国的平凡人。电影里有一个画面特写,敌方的大兵从胸口的内袋里拿出一张相片,相片里是他美丽的妻子与可爱的孩子,他们笑得那样甜,那样美好,大兵已经受了重伤,救不回来了,他颤抖的手,把相片贴在胸口,眼角滑落一滴浑浊的泪。泪水冲开了他脸上的结块的污血,却冲不开阻挡着他生命延续的阻碍。他终究死在了担架上,临死前,他说:“我恨战争。”
这样的悲剧,不停地上演,军队的士兵都是麻木的,打败了仗,他们没有难过,打胜了仗,也没有欢呼。他们的生命是死寂的。
女主角在敌方的阵营待了四年,终于盼来战争结束的喜讯,祖国战胜,赶走了侵略者,保护了人民,保护了国土。她作为俘虏,被释放回国。
影片里女主角欢欣雀跃的面容让观众跟着开心,可是那阴沉的背景,和低缓的音乐让观众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乐观善良,热爱着祖国,热爱着家乡,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能够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