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4)
自己先争起来?内乱,是败兆啊!
“你先前并无表露?莫非是刚有的?”魏贵人马上就找出了缺漏,问了起来?
“是蓄谋已久,还是突如其来,又有什么打紧?母亲只需知道,我亦心存远志便是了。”夏侯挚轻描淡写道。
魏贵人皱了眉,视图与他讲道理:“皇位只有一个,你二人相争,必有一败,我不愿见我的儿子,手足相残。三郎多年前就在准备,如今已卓有成效,你助他,他若成功,必谢你,你们是亲兄弟,何必分得清楚明白?”努力规劝夏侯挚回归“正途”。
夏侯挚既说出那些话,便已是不耐烦了,当下便问:“哀太子何在?我诸多叔王伯王,坟头之草高几何?”他摆明了不肯相信夏侯衷,相比夏侯衷,他宁可去信太子,去信才邀他的夏侯沛,至少这两位,占着礼法,至少夏侯冀现在是太子是正统,至少夏侯沛聪明,一顿午饭,不论有意无意都没提一字敏感的词眼。
魏贵人动了真怒,她也看出来了,夏侯挚并非真是对皇位有意,他只不肯帮夏侯衷罢了,恨恨得地拍着身前的矮案:“你要你兄长事败身死才肯罢休!”
夏侯挚敛目:“儿不敢,阿兄现下收手,犹未晚也。”哪怕真斗败了太子,也轮不到三郎,论长幼,有二郎在前,论嫡庶,十二郎为中宫子。夏侯衷,他凭什么?
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魏贵人将夏侯挚的意思转达夏侯衷,这二人彻底形同陌路。
他们本来就不亲近,眼下几乎要反目成仇,也不很打眼,并没有人注意,但却躲不过眼尖的夏侯沛。
前朝为诸王出镇的事,已吵翻了。
皇帝本意是想看看谁不安分,欲生是非,结果,引出了一大批人。令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先出手的,竟然是太子!
太子自不是亲自上阵,他有依附之人。皇帝为储位稳固,是默认了太子与朝臣接触的,但太子与谁相交,他看得十分紧,既怕有人带坏了太子,也怕他的权力产生动摇——他信得过太子,信不过旁人。
故而,当卫尉寺少卿力陈诸王出镇之必要,皇帝一眼就认出,这是与太子走得很近的人,此时发声,必受太子之命。
皇帝转眼看太子,只见太子正襟危坐。他心中一时有些不是滋味起来,对突厥心存怜悯,对弟弟们,却是迫不及待要赶他们走了吗?
诸皇子不及太子受重视,但也是皇帝的儿子,没有哪个父亲愿见儿女不和睦的。
太子出了手,夏侯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