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2 / 5)
,百官之首不再称宰相,改称中书令。历来,一人之下的相都只一人,多时左右两相,从没有一气就有五个的。
惊讶归惊讶,自裴伯安之后,百官之首便空缺着。此时,虽有不少翰林、御史以为皇帝此诏不合祖制,却禁不住高官显爵们争相表现,皆欲拜相。
满天下多少官?一县,有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教谕等等等等,天下有多少个县?又有郡、州,又有军中职衔、又有满京师的京官,林林总总加起来算一算,官员数万。
自有科举,每三年,便有三百进士,三百进士散落各地,或飞黄腾达,或到死仍是个芝麻官,不一而足。
此乃文官。
开国之初,跟随承平帝东征西讨的那些人已作古多年,他们的子孙受他们的功勋荫蔽,封侯封伯,之后,又有数次开疆扩土、剿灭贼匪,又提升了一批武官。
此乃武将。
各种进身之阶,使得文臣武将无数,相位却只有一个。
多少人望眼欲穿?多少人折戟沉沙?
多少人只差一步,一步走了一辈子。
现在,相位提至五人,机会是从前的五倍,诸多高官显爵岂能不拼一拼?
与之相比,江南那点事算得了什么!
但凡有些希望的都顾不上援手,涉入太深出不来的多半官位不高,这会儿只得抓耳挠腮,无计可施。
消息传至临安已是半月之后。
周孝诚急急忙忙地赶去寻闵世杰,后路断了,他们得再找别的路。
“大人,实在不行,干脆就……”周孝诚压低了声,神色狠戾。
闵世杰淡淡道:“崔云姬再如何也是陛下之臣,做的也是为了社稷,咱们若是对她不利,成什么了?”
“哎哟,我的大人,如今还是先想想保命吧。”周孝诚站起来,焦躁的来回踱步,那油光发亮的额头染了细密的汗,就如同猪脑袋上的厚厚一层油脂,看得人难受。闵世杰神态自若,端起茶来饮了一口,漫不经心道:“保命就保命,犯不着动刀动枪。崔云姬死在临安,临安不就成了龙潭虎穴?平白惹人注目。”
“只要能嫁祸到薄暮笙身上……她无根无基,谁能为她出头?”
闵世杰道:“愚蠢!你当齐王是死的?你当一个果真无根无基的人做轻而易举就做了临安郡守?你在她这个年纪,还在悬梁刺股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人,您倒是给个准话到底要如何?”周孝诚深深喘了口气,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