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七(1 / 4)
襄城自听见“世孙”二字就将耳朵高高的竖起来了。并非什么不纯洁的惦念,单纯父母说起一个据说学习好懂礼貌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我刚好认识,而且感觉还不差的小孩子心理。听完了,又想小兔子灯挂在寝宫的房檐下,风一起,便晃啊晃的,真是好看。想了一阵,又觉怏怏,灯笼是纸糊的,时日久了怕变旧,回去还是取下来吧。
她走了会儿神,那厢已说到柏世子收了哪些弟子,有堪用的天子可征辟来为官。襄城看母后面上嘴角含笑,认认真真的听父皇说话,还不时搭上两句,使父皇高兴,实则是心口不一,不由便叹了口气。她见得闻得多了,早已懂得一些事,柏世子的门生,便是柏氏门生,有这么个名头在,前程还能差得了么?天子下诏,他们还未必稀罕。
别说天下民皆天子民,朝中臣皆陛下臣,若真如此,何以还有人帮着赵王叔?她父皇虽时常心软摇摆,却从未说过皇位传弟的话。公主早就将人性的趋利看得透透的了。
若问襄城,能聘动柏世子为太子师么?她一定毫不犹豫的答,自然是不能的。实在是东宫虽有了,但还太小,再加上一个时不时犯抽的皇帝,真的很难叫人看好。皇帝若强下诏,临淄侯那就能挡下来,柏原都不用特意回京。
连襄城都能看明白的,顾皇后和皇帝会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皇帝向柏氏示好,外人看来,柏氏即使不应,也该有心动;还能摆出一个重士的架势,使天下有识之士皆来。总之,皇帝要做的,就是摆出一个姿态来。
这两层意思,搁柏冉面前,她立刻就能一点不落的挖掘出来。襄城,到底还差点历练。
皇帝达成目的,并卖了皇后一个好做补偿,自以为很圆满,这才想起,这一日光顾着忧桑他弟弟和他日趋远了,还没看奏本儿,便起身对襄城道:“我先回去,你在这,多陪陪你母后。”说罢还在襄城的脑袋上抓了一把,以示父爱。
襄城略无奈,道:“儿自是赖母后这的,倒是父皇,且保重身子,莫要太夜了。”
皇帝一看闺女小脸皱起来,做大人相,不由觉得好笑,又在她脑袋上抓了两把,才在“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心满意足感与“再大一点就不好随便抓女儿脑袋了”的遗憾中走了。
皇帝动作很快,过了半月,就派人去侯府召柏冉入宫。这时已是秋日了,秋季的阳光金灿灿的,天气也很干爽。柏冉最近新迷上了蹴鞠,宫里来人的时候,她正在府里新开辟的球场和小伙伴陈羡之踢球呢。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