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3 / 4)
不能真叫她们为生计所迫去抛头露面。寻思来寻思去,一般的男子定是不行的,那就得挑个公公,还要一个忠心可表且又会办事的。溪则想的是从坤宁宫或养心殿挑一个知根知底的,不想胤礽更霸气,直接就把从前伺候康熙的乾清宫大总管魏珠给饶上了。
“魏珠也正是想荣养,泉州天气湿暖,物阜民丰,又是小地方,没什么大官,不必怕叫人认出来,他是想过几年安逸日子,也是两便的。”胤礽想了想,又道:“从这事来看,皇家的孩子真不好只养在深宫内苑里,一走出去,连渴了要喝碗茶水都不知道上哪,公主暂没办法,阿哥还是要常带出宫去,体验民生维艰才好。”亲眼看过,亲眼体验,不致不通俗世,只知道臣工们奏上来的天下。
自宋元以后,礼教愈发森严,皇帝不可擅自出宫,每每出行皆是羽林军开道,文武百官前呼后拥,一个个活得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越往后便越是无知昏庸。
夫妻两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点子十分好。
“还要寻个妥当的由头,准许阿哥出宫行走才行。”胤礽立刻就开始琢磨起来,琢磨了两天,他想到:“弘晟弘昙的皇叔们各有所长,可请皇叔们带在身边教导。”
溪则正在看曲折复杂的蒙古王公间的关系,各蒙古部落间都有联姻,又有满蒙联姻,这其中的亲戚关系杂乱无章,不好好理理,实在难以记明白,猛然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不大妥当:“弘晟倒罢了,已是皇太子,多与郡王贝勒接触也没什么,”反正胤礽也不忌讳,“要是弘昙与宗亲来往过密,落在一些御史言官眼里又要多事,也难保有心人不生出其他念想来。”
“这倒不碍,过了明旨御史们也不好多说什么。至于有心人,只要弘昙没这个心,还怕人撺掇?”胤礽没将这些放在眼里,他如今地位愈发稳固,也愈发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朝中敢与他磨牙的也越来越少。
溪则一听,也放心了,就接着问道:“那哪位皇弟使人放心?”
“胤禛吧。”胤礽没什么考虑便说出了这个名字。溪则却有些惊讶:“你仿佛很信任他?”
她这一问,胤礽也觉得奇怪起来,歪起脑袋想了想,道:“他是一直都显得忠诚而且可靠,长年累月下来,对他的避讳与心底的一点猜忌就没有了。”更要紧的是,他的皇位已完全坐稳了,对胤禛自然也就没了那说不得的忌讳。
胤礽又笑着道:“这也算是一起好事。”
溪则也这般以为,摆脱了那种压抑,的的确确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