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 / 4)
敢和媳妇置气,就瞪了弘晟一眼,弘晟莫名其妙被训了一通,心里很是沮丧,见额娘替她说话,担心父母生隙,很懂事地跪安,称“不能勤学不辍是儿子的错”,回毓庆宫读书。
他一走,溪则就和胤礽明着生气:“他才多大?心里正是有压力的时候,你不疏导,反斥责。刚封太子,你就这么训他,要让大臣知道,别又生事!”
胤礽也正后悔,本来就觉得儿子对他“敬多于爱”,这么一来就更疏远了。
“还不是怕他疏松了,身不正,影斜!”他也是一片慈父心肠,“你慈我严不是正好?”宽严并济,既有和风细雨的呵护又有狂风暴雨的鞭策,才能不让孩子长歪。
胤礽悔过又觉得自己挺有道理,自然不肯松口认错。
溪则见他明明悔了却不知改,恼怒了,直接说:“你日后别来了!”
“不来就不来!”顺口的很。
父母吵架,多半为了孩子。帝后不欢而散。
因当时就三人,三人都不肯泄露半点是为什么,因此满宫只知道皇上和皇后相互赌气,却不知道是为什么。
接下去,六月,是连着两桩婚事。胤祥与胤祯娶妻。
胤祥娶的是兵部尚书马尔汉七女兆佳氏,胤祯嫡福晋说的是礼部侍郎察罗之女完颜氏。二人成婚是在各自府邸,也正式迁出宫去住,胤祯的额娘德太妃原本是住在雍郡王府的,后便以关心小儿子新婚为由,搬到了贝子府居住。
胤禛倒没说什么,只是兄弟们谁都知道他心中不快。他的郡王府在做贝勒时建的,当时因康熙厚爱,用的是亲王的规格,老十四那贝子府在他眼中还真就是破破烂烂,乱七八糟,瞧不上眼。他建府已久,且为额娘长子,理应由他供奉,他早知道额娘看重老十四,也不去争什么,可在面子上的事,好歹也给他圆过去,等个一年两年再搬也不迟。现在老十四一开府就急急忙忙的搬过去,倒是想过他没有?不知道的还当她在郡王府受了什么委屈呢!
这心偏的,几乎已是当没他这个儿子了。
胤礽看在眼里,就召胤禛来开解,他觉得,胤禛和胤祯不和,多半也是德妃偏心所致。至于德妃偏心是为何,胤礽就想不明白了,他也曾和溪则私底下说过,可怎么也论不出个所以然来,父母要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可再怎么偏,偏成这样还是少见的。
又想溪则了。胤礽捂脸,他已经被罚睡了一个月的养心殿了,再睡下去,这养心殿就不养心养幽怨了……
深闺寂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