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3)
孩子,心内不觉得甜蜜,却别有一种安定叫她舒心的展颜轻笑。
“他比刚出生那会可要壮实多了。”洵晏抱了一会,和他大眼对小眼的互相看着,又转头问田夕:“可取了名儿了?”
“不曾。本是要等……”话音一顿,田夕小心的看向洵晏,见她脸色如常,方说下去:“等他父王回来取的。”
洵晏了然轻轻的哦了一声。大炎朝皇族子嗣除了皇帝赐名,都得由父亲取名,母亲往往是没有资格参与的。她想了一下,坐到田夕的身旁,道:“你有什么好的字可用吗?”既然田夕带着孩子嫁给了她,这孩子如今也改了宗籍,记入宝亲王的膝下,取名的事,自然是由她做主。
“便叫纾。”田夕闻言脱口而出,话说得太快倒叫洵晏愣了愣,田夕也觉不对,追补了句:“彼交匪纾,天子所予。臣妾觉着纾字甚好。”
洵晏低声思忖道:“缓也曰纾,解忧曰纾。”倒也不是不好,却总觉哪里不对,不过,田夕既然脱口而出,应当是早早的想好了,她也不好拂了她的意,更何况她的亲子,她这个做母妃的必定是要比旁人上心万倍的,便道:“就叫纾,泽纾。”想了一下,又道:“这意味,比起四哥家的泽绪,二哥家的泽绍,还有六哥家的泽绽,都要多几分情致,听着也好许多。我改日面呈父皇,叫人记入宗谱。”她所说的几个侄儿都乃是承位的嫡子,田夕听她这般说,也知她要立泽纾为嗣之意。这本在她的意料之中,如今当真成了现实,心中也难免生起几分惶然。
芷姑姑见两人已商定了名字的事,便上前禀说:“王爷王妃,宫里早传了话来,皇上早朝后将驾幸毓秀宫,二位需趁早进宫才是。”大炎朝祖制,皇子亲王成婚,第一日是要携妻进宫请安的,第三日需派人或亲自随妻回门,因此,成婚后,得有三日假。
田夕对这些规矩并不陌生,便对正和泽纾玩得开心的洵晏道:“那我们先去用了早膳,速速进宫吧。”
“嗯,好好。”洵晏依依不舍的把孩子还给乳娘。下人们将这瞅在眼里,看来王爷不仅对王妃心无膈应,连带着五爷的骨肉都爱如亲子,往后的日子该如何服侍,心内都打起了算盘。
在民间,这是新媳妇见公婆的时光,宫中不同民间,礼节繁多,但大体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洵晏领着田夕进到毓秀宫,贤妃娘娘早已端坐正堂等着了。皇帝也在,和娘娘说着话。二人恭恭敬敬的行礼请安毕了,皇帝笑着对贤妃道:“这下可好了,老七有人管束着,也不必老到朕的甘露殿,扰得朕不得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