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4)
亲厚,对哥哥们也是敬重友爱,断不会做出这种事,求父皇明鉴!”言罢,伏地。
皇帝阴沉不语,不知在想什么,门外小公公突然来报:“皇上,六皇子求见。”
“宣。”皇帝沉声道。
六皇子进来看到跪伏在地上的洵晏愣了一下,又见满室太监宫女接都跪着,大气不敢出一个,地上又有摔坏的茶盏,只以为是她惹了父皇生气,心内暗笑两声,自顾自下跪行礼罢了,小声问道:“七弟做了何事惹了父皇生气?父皇息怒,七弟年少贪玩,平日又多爱和女子混一处,难免做错事,父皇就饶了七弟这次吧。”
看来,他以为布置得当,万无一失,还没等李庆福回报就进宫来了,洵晏暗想,如此一来倒是不用费什么大力气了。
皇帝闻言,冷笑一声,也不说洵晏为何跪在地上,只问道:“你为何而来?”
六皇子这才想起正事,忙取出怀里的一封信禀道:“臣儿收到边关密函,信上所言竟是五哥密通匈奴,臣儿大惊,故此禀报。”杨公公瞧了一眼皇帝脸色,下去将密信接过来呈上,皇帝打开看了一会,将信丢到桌上问六皇子道:“你如何看?”
六皇子长拜奏道:“臣儿以为,边关战争正是关键时刻,若此时出了这事,大炎危矣,万望父皇严查。”
“老七,你怎么看?”皇帝听罢,转头问洵晏。
洵晏斩钉截铁的说:“五哥绝不可能做出这等通敌卖国的下流事,怕是有心人蒙骗六哥。”
“你怎知有人蒙骗我?”六皇子不满道:“谁不知你和五哥交好。五哥不在京城,你就代五哥看着肃亲王府,倒是自己家一般。论事就理,我是按理说话。”
“边疆苦寒,五哥不曾有过一句抱怨,一去将近一年,每每有信都只吩咐我好生侍候父皇,连待产的王妃都来不及问一句好坏。捷报屡屡送上,胜仗不知打了多少。多年来,匈奴人杀我边疆百姓,夺我百姓财物粮食,此次多亏五哥,才能让边疆百姓过个安稳年。这些都摆在眼前,六哥轻信小人,指五哥通敌。洵晏心寒!”言罢,眼含泪水,重重磕了个头,对皇帝道:“求父皇明鉴彻查,还五哥一个公道。”杀了这么多匈奴人的大炎王爷,怎会私通外敌?洵晏以亲情,战况双面向皇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皇帝听了也颇有感触,想到留着自己血脉的儿子在边疆受那风餐露宿之苦,天气渐寒,也不知是否穿得暖,那里的东西不知是否食得惯,面色多有动容。杨公公服侍多年,最能揣摩圣意,在一边忙贴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