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5 / 6)
周都督笑笑,想拍拍她,想起她现在的身份,收回手。
虽然二郎不会认祖归宗,不过九宁肯认他就够了,他还是她的阿翁。
……
虽说大战在前,但因为内外有大军驻守,京畿周围又以恢复秩序和生产,流亡在外的世家、官员纷纷赶回长安,城内气氛并不沉重。
因为九宁即将大婚,民间百姓热情高涨。世家、豪族和官员们如何奉承且不必说,百姓也不甘落后,每日有人自发挑着一担担礼物送往京城,各里坊民众欢欣鼓舞,期盼九宁和周嘉行早日成婚,然后顺利生下继承人。
周嘉行仍然忙着讨伐河东军的事,每天依旧忙。
九宁比他清闲得多。
前有李昭天天和群臣互撕,后有归京的官员和新晋为争取周嘉行的重用而绞尽脑汁勾心斗角,她稳坐高位看热闹,时不时挑几个得用的人才。
几天后,一道加急讯报送回长安,满朝文武震动。
李元宗已于两天前正式登基。宣武镇秘密出兵两万攻打徐州,一举攻破数座城池,已经兵临徐州城下,与此同时,李元宗的一个儿子亲自率军南下,目标直指鄂州。
据说李元宗还召回骁勇善战的阿史那勃格,准备以他为先锋,攻打长安。
李昭暗示九宁:“婚礼得提前。”
周嘉行必须率军出征才能震慑河东军。
九宁知道轻重,下旨命内侍省于两日内准备好婚典。
少监这回没急哭——忙得眨眼睛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实在没精力去哭。
大礼中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徽、请期早在宣布下嫁的敕旨下达后于短短半个月内走完流程,接下来就是亲迎了。
九宁即位以后,前朝后宫都是一派忙碌景象,婚典其实准备得仓促,好在内侍省上上下下勤谨,典礼上没有出什么错,一切都很顺利。
这天一大早九宁就被叫起来了,穿上即位那天穿的冠冕去祭宗庙,拜祖先。
接下来是各种繁冗的仪式,直到傍晚黄昏时分才终于结束。
她累得两眼发花,完全分不清接下来该做什么,等她回过神时,天色已经暗沉,灯火辉煌。
大明宫内,张灯结彩,装饰一新。从宫城、皇城到外城,数万枝火把熊熊燃烧,如一条条蜿蜒的火龙,沿着横直竖平的宽阔长街延伸至各个里坊,站在大明宫内的高阁处俯瞰,夜幕下的长安城,浮动着一条条金色巨龙,从北向南,自里向外,一百多座里坊间次第亮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