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6 / 8)
十上百卷,整个国家的藏书室只有十万卷图书,并不算多。
彼时民间藏书和地方藏书还没有发展起来,哪位鸿儒家藏书上千卷,基本就可以天下闻名,引得当地文人士子蜂拥而至。
李旦向李治和武皇后建议,等线装书推广开来,首先要鼓励地方藏书和民间藏书。然后效仿秘书省,在民间开办学院——秘书省内设立小学,专门教授宗室子孙和功臣子弟,太极宫暑热潮湿,不适合居住,开办幼儿园倒是挺适合的,秦岩、执失云渐这些功臣子弟,小时候都曾在秘书省上学读书。
李治和武皇后赞同李旦的意见,但是两人在由谁主掌开班学院的事情上起了争执。这种能流芳百世的功德,谁都想要分一杯羹,李治属意亲近宗室的功臣之后,武皇后属意有她一手提拔的北门寒士。
李旦作为提出建议的人,一声不吭,悄然避开帝后的冲突,任两帮人吵得不可开交。
裴英娘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
她想着心事,不知不觉间到了巳时末,半夏进来通禀:“相王到了。”
李旦也是印书的负责人之一,书手们汇聚永安观,正是为了等他过来商讨正事,书坊建在地广人稀的南边里坊,从永安观这边去更近便。
李旦直接去见卢雪照和秘书省的书手们,裴英娘没过去打扰他们,吩咐半夏和忍冬把准备好的点心、茶食送过去,等那边谈论得差不多了,让人把蔡四郎叫来。
蔡四郎刚才就待在书手们身边,他把听到的内容一字不漏复述给裴英娘听。
刊印书目是一项大工程,有些古籍需要重新编撰,裴英娘提出要在文章中加入标点符号,书手们叫苦不迭——因为这意味着所有文集都要重头校正整理。
还有一些人坚决反对标点符号,认为这些古古怪怪的符号破坏了经籍文章的本意,扭曲古时贤者的理论,容易误导人。
李旦和书手们为此争论了一上午,最后双方谁也没说服谁。
裴英娘暗暗吐舌,想起以前学过的一句话,进步的、激进的、新鲜的新事物出现时,一定会受到来自旧世界各方势力的打击。
不知道李旦能不能扛得住压力……
沉思间,一双粉底绣骑士狩猎纹皂靴踏过回廊,慢慢踱到她跟前。
裴英娘仰起头,含笑看着男人,“阿兄!”
她站起身,挽着袖子,亲自给李旦斟茶,嘘寒问暖:“辛不辛苦?累不累?那些书手是不是特别难应付?”
李旦挑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