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5 / 5)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远影响,不然向来小气的她不会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在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会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东西献给她,是为了换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赏赐?”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错愕,恢复平时的端庄沉静,合上《道德经》,淡笑道,“听说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国使臣斗酒,赢了倭国人,找陛下讨了五百两黄金,这次姑母给你五千两?”
裴英娘所献,绝对不止五千两,但是武皇后笃定,裴英娘想要的东西,和她想象中的应该不一样。五千两黄金只是打趣罢了。
五千两黄金,用裴英娘的算术法来换算,约莫是四千万钱,这可是笔大数目。
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欢金银珠宝,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礼物时,首选是真金白银、宝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珍品,也跟着送金银。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纳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璎珞和房瑶光打听过她的喜好!
不管赏赐是多是少,姑母愿意为裴英娘费心思,光是这份厚爱,就足以令人侧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没有露出欢欣雀跃的表情,含笑退后两步,郑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话,英娘确实想向姑母讨一样赏赐。”
线装书本来是为李旦准备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会生李旦的气,想帮他在武皇后跟前卖好。
但是纸张的改进实在太费工夫,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一个步骤需要反复试验,光是浆水什么时候煮开,掺入什么材料,就让纸匠们忙活了几个月。更别提后来雕版的印刻了。
《道德经》、佛经和历书是最受欢迎的读本,也是做出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复利用的,所以她让人印制了许多。
东西终于准备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经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费心思去调解。
不过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李旦用不上,这不是还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话要说: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术,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书才得到认同,走入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术,但是事实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术都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雕版印刷始终是主流,然后清末民国的时候,外国的机器来了……
具体情况以后会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