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十一)(8 / 12)
击。
江南士绅家境富裕,喜欢享受,用老百姓的酸话说就是富贵闲人,他们眼界开阔,很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所以白长乐才能成功在士绅阶级中传教。
如今沿海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江南士绅以学习外国新知识为时髦,谁家没有几个绿眼睛的外国朋友,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赵师爷听说南方的改变后,收拾行囊南下,预备趁这个机会再教出几个女学生来。
他老人家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法太激进太天真,几次和当地世家大儒辩论,公开鼓励女子上学堂,被当地大儒排挤,还有人造谣说他是个老流、氓。
傅云英想劝赵师爷到荆襄来。
这里新建的州县都归襄城,而襄城直接由朝廷管辖。苏桐他们已经着手丈量土地,按照之前记录的名册分给流民田地。这里会建起新的渡口,市镇,村庄,县衙……
还有学堂。
男女都可以入学的学堂。
这一块地方是傅云英经略的,在这里,她拥有极高的名望。
流民们大多流离失所,没有太多束缚,在她的号召之下,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送儿女上学读书。
事情得一步一步来,现在不可能让女孩子和男孩一样,只读科举之类的书,因为帮助不大。
目前最紧要的,是教给女孩子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女孩子们能读会写,有一技傍身,也就能挣钱,先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读书认字,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荆襄有便于水运的汉江,汉江汇入长江,长江流经江南,最后东流大海。
有便捷的水运条件,有朝廷的免税优惠,荆襄可以通过武昌府,和南方的苏杭一带连成一条线,然后再和双鱼岛、小琉球岛连成一张网。
到时候,这里会和武昌府一样,形成一座屹立于汉江之上的繁华巨镇。
董氏、牛银姐她们在双鱼岛自力更生,襄城流民之后的女孩子们也能趁着襄城的崛起壮大自己。
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陆。
她埋下种子,等着它们生根发芽,终有一天,它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赵师爷肯定会喜欢荆襄的,这里正需要他那样不轻视女子的老师。
傅云英刚写好信,随从在外面叩门。
张嘉贞求见她。
她吹干纸上墨迹,收好信,请张嘉贞去正堂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