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七)(8 / 10)
愀然变色。
流民问题,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流民的成分很复杂,除了乞丐、盗贼、凶犯、前朝遗民之外,大部分是走投无路的平民百姓,有的为了躲避苛捐杂税举村、举乡全体逃亡,有的是在豪强吞并土地或者灾荒中失去耕田,不得不逃离家乡。
可以说,每当发生旱灾,便有无数老百姓为了活命涌入山中。
荆襄地区,位于陕西、四川、湖广交界地带,北边挨着秦岭,南边便是巴山,都是一望无际的高山密林,河沟山谷。流民流窜其中,就犹如鱼入大海。
流民长期盘踞在荆襄一带,官府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人数,更别提将他们全部抓捕。
官府曾多次派兵前去遣散流民,流民们躲在深山中,就是不走。
他们手无寸铁,人数众多,官府又不能痛下杀手,只能派兵守着。
锦衣卫说得含蓄,朱和昶之前曾关心过流民之事,听得懂他的话外之音。
所谓暴乱,定是有人揭竿而起,带头起义,而响应的人已经多达一百万。
之前阁老们提起过,南方暂时安定下来了,但北边的民乱一直在持续,也不得轻忽。
朱和昶冷静下来,召见几位阁老和兵部官员。
阁老们有的还在路上,有的刚刚到家,又被一道急诏唤回乾清宫。
殿内气氛不算沉重,老百姓家中没有余粮,每逢灾荒,他们当年收不到粮食,没法填饱肚子,还要应付地方官府的盘剥,不举家逃亡的话,只能等死。因此每当地方发生大面积旱灾,很可能爆发民乱。
大臣们并不慌张,细问锦衣卫千户荆襄一带的情况。
千户道,“他们在一个叫苗八斤的人带领下,已经聚拢起百万之众。”
大臣们面露忧色,一般的流民起义,就如同一盘散沙,不是朝廷军队的对手,难以形成气候,但一百万之众,不容小觑啊!
……
傅云英回到家,前脚才刚踏进门槛,突然听到一阵马蹄踏响。
她抬起头。
巷口烟尘滚滚,锦衣卫策马飞奔而至,到了门前,滚地下马,抱拳道:“傅大人,皇上传召。”
她匆匆进宫,在乾清宫外等候召见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朱和昶的震怒声。
吉祥从里面走了出来,战战兢兢和他见礼。
她问:“皇上为何动怒?”
宫宴上还好好的。
吉祥小声告诉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