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七)(2 / 10)
将分到自己的绢花戴上。
傅云英后退几步,回到御桌前。
吉祥捧来一朵金花枝,给她簪在官帽上。
朱和昶手指轻抚杯沿,笑看傅云英一眼,看她戴花还挺好看的,忍不住偷笑,朝众人道:“今天宴上簪花之事传出去,必是一桩美谈。朕心甚愉悦,众卿可饮一杯。”
说完,他举起酒杯。
内殿里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大臣们一起举杯,饮下杯中美酒。
接着,今年的新晋状元、榜眼、探花郎也被叫进内殿。
三人都很年轻,年纪最大的状元也才三十多岁,一个比一个人品出众。
老翰林考校三人学问,三人对答如流,当场赋诗一首。
念完诗,满堂喝彩。
朱和昶大喜,命他们三人为几位阁老斟酒。
满殿皆是朝廷大员和皇亲国戚,几百道视线一下子全落到自己身上,重如千钧,三人头一次参加这种宫宴,有些拘谨。
状元郎给王阁老斟酒的时候,手在打颤。
榜眼更紧张,差点打翻汪玫的酒杯。
唯有探花郎苏承裕最为大方,大概因为他长得最好看,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习惯各种注目了。不过毕竟还年轻,姚文达和他说话的时候,他脸色僵硬,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朱和昶小声对傅云英说:“他们太拘束了,还是你胆子大一点。”
傅云英心想,这毕竟不是殿试之后的闻喜宴,状元他们紧张也情有可原。朱和昶第一次上朝的时候,表现和苏承裕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他地位尊贵,他不开口,没人敢先出声,所以他才能唬住人。
朱和昶望着眼前一片欢声笑语的大殿,唇边含笑。
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国朝最优秀、最拔尖的人才,此刻都簇拥在他身旁,俯首称臣。
王阁老和姚阁老为首的大臣慢慢老去,汪玫、范维屏这一代的中年大臣将会接替他们的位子,范维屏是老爹留给他的人,经过汪家可能涉嫌通倭的事,汪玫也会逐渐投向他们,他已经上疏弹劾包庇浙江世家的当地官员,算是明确表态了,年轻大大臣中,傅云章,苏桐,工部和礼部的几位主事表现优异,都属后起之秀。
今年的一甲三人不仅饱读诗书,确有真才实学,而且真正关心民生经济,对策答得很好,不是只知诵读的迂腐之人。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政治清明景象,虽然他向来对自己要求宽松,没有太高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