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3 / 5)
由和借口,真假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拿着这些如山的铁证,她就势剥夺了张溪父亲的爵位,抄了张氏一族的家。
连带着那位张太妃,都被打发去了皇陵,为先帝诵经谢罪。
张氏族人近千人,罪大恶极者,皆判以死刑。
他们将会被拉到街上游街,遭受百姓唾骂,然后再拖到午门斩首。
手上清白些的,男丁发配边疆,三代不得入仕。年轻的女眷跟着流放,过于年迈的,乔青容许他们留在京城颐养天年,也只许待在她的眼皮子底下。
张家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乔青却宽恕了老人,在百姓的眼中,简直就是个仁君啊!
在他们看来,这些搜刮民脂民膏,欺男霸女的贪官,就是被五马分尸、凌迟处死都不为过。
被他们害了的那些家庭,难道就没有老人孩子,那些待在后院的妇孺,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
享受了好处,陛下就是太心软,太仁慈了。
可是哪怕皇帝面上做的宽和,张家人的日子,却一点也不好过。
那些被流放的张家人,身上便是藏了金银,在穷凶极恶的随行将士的剥削下,也注定保不住财物。
至于留在京城的张家人,京都纸贵,开销极大。
而且张家出门,只感觉京城明明这么大,他们远离了繁华的宫城,还是到处都能碰上熟人。
对于过惯了富贵日子,得罪了不少人,的张家人而言,生活一下变得贫困潦倒,艰苦得让人难以忍受。
他们被迫和那些粗鲁野蛮的市井小人物生活在一起,而且经常受到欺负。
因为他们是犯人之后,待罪之身,谁都可以踩他们一脚,站在道德高点唾弃他们。
这样辛苦的活着,对这些人就是钝刀子割肉,是身心不断遭受打击的双重折磨。
待抄家结束,乔青拿着下面的人列出来的单子,就发现世家果然富得流油。
张家是新富,是因为曾经的张夫人,现在的张太妃,才从小官跻身世家,辉煌不过二三十年,但就是这样富了没多久的张家。
他们贪墨下的银钱,一下子就把她因为贴补私军和拿出去做生意的窟窿填了回来。
抄家真好,乔青看着抄完张家带来的巨额财富,总觉得一个不够,还想多抄几个。
这张家还是新富,那些富贵了数百年,换了好几个皇帝,仍旧屹立不倒的世家呢,那得多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