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启文帝喜好的折子一向是简洁明了,而有些臣子则偏偏喜欢翻来覆去地用些华丽的词藻,洋洋洒洒几千字,有用的就那么一两句。
这两个大臣平素里最爱咬文嚼字,唧唧歪歪地说一大堆,如今叫他们来看这些折子,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还能够对这些折子写得好坏评头论足,到后头看得头昏脑胀。
恨不得每个折子都是一句话了事,而不是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就讲些某某官员行为不检点,最近常上哪家青楼楚馆的小事。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安王代替了当初的太子,把写每份折子的人还有写的事情用两句话报出来,启文帝在明黄的龙帐里头说了过,那就是不重要的折子,交给那两位平日最爱写啰嗦句子的重臣代为批阅。
剩下的,则是慕白一字一句地都念出来,然后按照启文帝说的,在奏折上写好,后者信得过的贴身宫人再检查一回有无纰漏,盖上玺印之后慕白便接着开始念下一份。
太子慕言被软禁在东宫里的事确确实实是真的,说是软禁是因为对方依旧是被好吃好喝地供着,平日里伺候太子的宫人也老老实实地待在东宫里头,对慕言仍旧和平日一个态度。
如今有资格出入东宫的只有拿了启文帝圣旨的人,而能够从现在的启文帝手里拿到通行令的,除了敏贵妃便是安王慕白。他协助启文帝批完了折子,便朝那龙床上的人求了一个进出东宫的通行令。
“儿臣难以相信太子会做这种事,还请父皇让儿臣见见皇兄。”慕白言辞恳切,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一旁的敏贵妃也跟着说了几句软话。
帐子里头的男声迟疑了半刻,便允了慕白的请求。拿着通行令,慕白很轻易地被放了行,和那软禁在东宫里头的太子说了两句话,他便宫告辞离开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表现出半点胜利者的喜悦,也不因为慕言被软禁了,甚至可能马上被废而在前者面前有半分鄙夷。
出来的时候他的脸色很不好,在回王府前去了敏贵妃所在的蓬莱殿,等了一会,才见到了刚从启文帝身边回来的贵妃张瑾。
见慕白脸色说不得好看,她的语气也带了一分犹疑:“里头确定是太子本人?”
“本王倒是很确定,里头被软禁的人绝不是我那皇兄,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替身。”就算是慕白化成了灰慕言也能把他认出来,慕白也一样,是不是替身,他只消一句话就能辨认出来。
那替身模仿的平日里的太子还是极像的,只是慕言会对自个的态度那替身却是一点也没模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