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4)
看着这架势又收回了迈出的脚。
“抗旨不从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念在你们被李兴蒙蔽,罪犹可恕,若是你们协助本官办案赈灾,功过相抵,绝不重罚。”新任知府温良玉站出来说话了,他手里头拿着的是官印和文书,原本李兴身边的师爷也临阵倒戈。
护院的头子原本是李兴的大舅子,见这阵仗腿都有几分发软,刚想偷偷溜出去通风报信,就被急于立功抵过的人拦住,一把刀钉住他的衣服就将人插在地上。
始作俑者李知府被下了大狱,粮仓大开放粮。官兵和北衙禁军竭力维持着施粥的秩序,温良玉在官府处理积压的官文。慕白则以皇室的名义发粮施粥和安抚民心。灾情渐渐得到缓解,灾民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当然要做的还不够,之前恶意提价的几家粮商自然是“缴纳”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银两用作赈灾,粮价也被降了下来,眼看着情况正在好转,官府这边却出了个大问题。
虽然有着几家粮商的供应,官府也开仓放了粮,可是仅凭着这些粮食,要支撑到来年的春天还是难得很。
因为云城大旱,别地的粮商自然也是想运粮过来大捞一把,可惜上头不允许提价,灾民们能够承受的价格他们挣不到钱不说,还有可能贴进去一大笔。
商人重利,消息灵通的粮商直接在江上转了方向把准备运到云城的粮转去了别处,消息不灵便都是些小商人,能够运过来的粮食十分有限。
这几日云城派米的也都改成了施粥,就等着别地运粮过来缓解城内缺粮的状况。李兴的背后有靠山,还是管辖着云城以及周围地区的地方大官。
虽然有慕白这个皇子压着,还是改变不了对方想在火上浇油的决心。何况慕白也不可能一直在这呆着,在这群人看来,只要动静闹得不大,维持着表面的平衡,等他走了这云城的天下还不是归他们的。
原本管着这片那位的打算是等慕白走了再动手,后来也不知听了谁的劝,突然改了口风说是给这位初出茅庐的二皇子吃点苦头,据说是京都里二位皇子不对盘,他这么做也算是给太子助力,以便将来皇权交接之际,这里还能是他的天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温良玉这火才刚烧起来,就有人想着把这苗给熄了。这温良玉是个操心民生大计的好官,这会也不担心自个,官位保不保得住倒是其次,难民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慕白倒是并不着急,上一世他虽然没有参与到云城的这档子事情来,却因为慕言的缘故了解了不少内情。这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