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龙隐云(1 / 4)
天中蕴着雪, 压抑得很, 却一直下不来。
魏钊在书房看书, 殷绣坐在灯下绣一方帕子,炉上煮着桔梗咸橘水,殿中已经烧了炭了, 外面越冷,里面就越发暖和。魏钊穿绛红罗衣,谢了冠顶,身子圈在禅椅中, 翻书随意, 口中偶尔诵读几句。
白庆年跟杨嗣宜进去, 见这副景象, 当即就想退出去。
杨嗣宜跟在他身后笑了笑,弯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而后挂着笑才退几步, 掩门出去。
殷绣先看见了她, 起身见礼:“白大人。”
魏钊顺着他的声音抬头,出声免了白庆年的礼。殷绣行到炉边, 将自己的坐处让给了白庆年。
魏钊搁下书, 开口道:“江西盐道的人你荐的谁。”
白庆年道:“郑琰, 他在农商上的政绩有目共睹,而且, 他身后干净, 就有一个铁笔无畏得罪一堆人的御史父亲。官家抬举他, 他心里有数。”
魏钊点头,“嗯,拟好旨就放出去。”
白庆年应了一声“是。”
接着又须道:“官家,还有一件事……臣想跟您回禀。”说着,他抬头看了一旁的殷绣,魏钊并没又抬头。
“说。”
“诶,是。这几日,城南瓦肆兴说一出《偷龙转凤》,在宫外面火热的很,那说书的人坐的棚下头,夜夜挤满听书的百姓,而那出书里面的故事……多少有些隐射当年您的母妃,逼周妃送亲子出宫的事……”
魏钊手指微微一握,“民间的瓦肆棚门也都是凭人捧的,你去查了么。”
白庆年搓了搓手上的汗,“就是查了,臣才担心呢,那人背后抛钱的人,连避都不避的,明目张胆的送金银绵帛,打的都是徐府的旗号。官家,现在朝上的人反而说,徐大人病了以后,心思淡了,也学废帝当年的情志,喜欢上了那些唱诸宫调,说糊涂书的人了。”
殷绣虽不曾开口,到也听出去了其中的曲折。
这种宫闱秘辛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是最要命的。若只是在大陈宫中传说,皇权大可用极刑来干涉,比如说当年伺候过魏敬的人都死的死,遣走的遣走。但这种事情一旦被民间视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百姓即天下悠悠之口,哪怕每一个人都是端着粗茶淡饭,笑谈不论其虚实,也是会使朝堂动荡的。
“白尚书,你去听过吗?”
魏钊这一句话问出来,白庆年肩明显的颤了颤。他忙起身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