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知青一枝花60(2 / 4)
抑郁症,他们夫妻却在首都幸福和乐,这样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
主角离开学校后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讲述了当年教授一个干不了农活的知青,在乡下是怎么被岳家照顾的,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家里家外忙碌干活让他能安安心心读书的,不喜欢,没有共同语言,那为什么心安理得的接受那些好处?真的不喜欢,两个孩子是怎么蹦出来的?说没领结婚证就不算结婚?那这样让一个未婚女子连生两子不是耍流氓吗?
主角在文章里还写了他自己的心理历程,他怀着梦想来到首都,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遇到了真心喜爱的对象,他的未来一片光明,到时候他可以好好照顾母亲,引导哥哥走回正途。可这一切,都因为那个娇娇女毁了,他苦读多少年才考上的大学没有了,他唯一动心的对象没有了,他哥哥为了帮他出头进了监狱,他自己在工地搬砖,无力照顾得了抑郁症的母亲,这一切,就只因为娇娇女说她对他是真爱,一定要追求他,所以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那谁又尊重过他呢?真爱是能强迫来的吗?
苏圆圆这次写的书是一个悲剧结尾,到最后,虽然有很多人因为主角的文章有了反思,教授也被学校开除,但教授他们夫妻还是住在首都的小洋房里,过他们安乐的日子,他们的女儿被他们送出国,在国外不再受任何影响。而主角呢?别人对他的支持什么用都没有,他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又有坐牢的哥哥和抑郁症的母亲,他没再找对象,而是每天沉默着努力挣钱养活家人。
所有看完苏圆圆这本书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压抑,紧接着就是不平,替主角不平。他什么都没做错,凭什么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有人骂教授不养儿子,有人骂娇娇女太过分,有人责怪母亲太软弱,有人怪罪主角的对象不坚持。但骂过之后,心里却涌现出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个知青教授所做的事不就是现在很多人在做的事吗?
也许并不是每个被抛弃的人都会像书中那么惨,可被抛弃之后会遭遇什么,绝对比书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人都知道流言蜚语有多可怕,那真的会逼死人。那某些急于摆脱乡下束缚的知青,追求自由真的是对的吗?当初在乡下难道有人逼着他们结婚吗?他们连父母包办都不是,他们在乡下的婚姻分明是他们自己决定的,现在有什么理由说那些是束缚呢?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不负责任吗?
还有那些不顾别人有对象而强行追求的人,追求真爱就可以不尊重人了吗?想想如果把自己代入书中主角,明明有要好的女友,却被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