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赈灾银(4 / 7)
”
但凡不是坐皇位,逛青楼,杜陵春都愿意替他谋求到手。
公孙琢玉美滋滋道:“我想名留青史,当个名人,这样死了之后也能有人记得我。”
杜陵春是古人,对某种字眼颇为忌讳,闻言捂住他的嘴,低声斥道:“小混账,你才多大年纪,张嘴闭嘴死了活的,以后不许再说。”
公孙琢玉握住他的手,递到唇边亲了一下:“好,听司公的。”
嘻嘻。
官位难求,可若前朝后宫的关系人脉尽数打通,就没有不成的事。莫静娴一案结束后,没过半月,皇帝便禁不住贵妃的枕边风,下令封公孙琢玉为新任的京兆尹,升官速度放眼整个朝堂也找不出来第二个。
公孙琢玉终于不用穿那绿王八一样的知县官服,换了一身浅绯的新官袍,金带十銙,好不威风。从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变成了西瓜那么大的官,算起来也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而已。
“既已升了官,明日便该上任点卯,京城不比江州,万不可如从前一般懒怠了。”
杜陵春已然摸清了公孙琢玉的脾性,倘若无人叫喊,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是常事。只看他江州审案时没个正形的模样便知道了。
公孙琢玉想的却是另一件事:“那日后岂不没办法陪着司公了?”
京城是天子脚下,一言一行都需谨慎,否则就会被言官御史弹劾。杜陵春这般地位,也没少被他们指着鼻子骂。更何况那些笔杆子都是严复一党的人,他们瞧见公孙琢玉与杜陵春来往密切,必然都在暗处盯着。
偏那些文人重风骨,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动不动就以死明志,头撞盘龙柱,血溅太极殿,皇帝有时候都拿他们没办法。
杜陵春原本正坐在书桌后喝茶,闻言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用茶盖撇去浮沫:“你少给我惹些麻烦便罢了。”
心中却对他记挂着自己颇为受用。
公孙琢玉走了过来,靠着书桌,随手抽了根湖笔在指间转了两下:“司公是不是嫌我烦了,莫不是真听进去了贵妃娘娘说的话,想找个聪明伶俐的在旁边伺候着?”
杜陵春那日回来,与他说了杜秋晚的话,公孙琢玉便时不时就要提一次,摆明了作妖。
杜陵春用指尖缓缓揉着太阳穴,心想公孙琢玉分明是个活祖宗,难伺候的紧。半真半假的道:“若真找了,你待如何?”
公孙琢玉下巴微抬,立刻用笔指着窗外的荷花池道:“信不信我跳下去给你看。”
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