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回 世间道 之 妖魔(12 / 15)
不是。老太太不断打压她,而每次在大事上的抉择上,盛紘也毫无例外的站在嫡母一边,致使管家大全落在大孙媳妇手中,王氏被架空,成了门面菩萨。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导致王氏越来越窝火,加上康姨妈的撺掇,她就越想越气。
这里,部分读者忘记了一个事实。王氏从来没想过要老太太死,她没这个胆子和智慧,只是想让老太太病一场,自己可以收回大权,并且得回尊严。
对于脑筋清楚的人,例如我们聪明的读者们来说,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就听信旁人的话,总会多考虑考虑,多想想利弊;可王氏是个糊涂人,准确来说,她是个容易激动愤怒的人,所以才会在林姨娘柔弱的眼泪攻势之下,全面输掉老公的心。
现实中这种糊涂人难道没有吗?某关的亲戚里就有这样的人,一上火就什么都忘了,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什么傻事都会去做。
所以,当康姨妈巧言令色的一通撺掇侯,更年期的王氏就发昏了,在她看来,不就是下把巴豆那样的事么?何况她并不认为会被发觉(每个犯事者都是这么想的)。
而康姨妈是居心叵测,打着‘哪怕事情揭露,自己也能推脱的一干二净,让王氏去顶罪’的主意。
至于盛紘,他也并非罔顾嫡母的性命,母子感情嘛,还是有那么点的,只是他更热衷于自己的仕途和声望。按他的意思,先把事情按住,然后关起门来解决。当然,就像王氏所想的,看在王家和儿女的份上,盛紘又能把妻子罚得多重?
更别说康姨妈了,王家拒不交人的话,盛紘又不敢声张,估计连手都够不着。
总结,盛紘也不是不想处罚王氏,而是他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显然无法使明兰满意,并且她也一开始就想到了,所以才会提前布置一番,着意把事态扩大,要讨个公道。
这里补充一句。
我再次说一遍,古代不是法治社会,请大家不要把古代的法制想的太美好。
就算老婆毒死了老妈,做儿子兼老公的事后不报,通常算一个‘不查’,严重点算‘包庇’,再严重点算‘不忠不孝’,只要他没参与下毒,杀头是不会的,抄家也是不会的,但可能会革职或革功名,狠一点吃些官司。
至于明兰私设公堂——连这个情节也非议的读者呀,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有木有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是著名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那会儿都已经是民国了,请问那个红杏出墙的三姨太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