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8 / 10)
朝廷要做事,须有天下子民的托载。尔等子民,各司其职。种田者多耕,养蚕者出丝,行商者易货,将尔等该缴的税赋及早缴纳,归于国库,此便为对朝廷最大的忠心,亦是对北伐之计的最大支持!”
他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过后,忽然,山下和湖面之上,响起了一阵阵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之声,过后,又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震荡在山水之间,撼动人心。
这当中的心悦诚服,不言而喻。
摄政王言毕,便含笑归坐。
待山下那阵阵的呼喊之声停了下来,太守来到摄政王身畔,进言称,民心所向,东南各地的士农工商,人人都想为朝廷出一份力。既然永不加赋,何不接受捐赠,免得冷了大家的心。为表嘉奖,可将捐赠人纳入荣册,再对当中的踊跃积极之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譬如,授予荣衔。
太守说完,周围人无不称是。摄政王亦颔首。太守立刻命人将话传了下去。
方才那富商热血上头冒出一句话后,山下无数的人,心里全都咯噔了一下,就怕摄政王顺着那人的话称是,在心里早将那富商骂得狗血喷头了。当中的好些地主和豪族,心里都已打定主意,倘若朝廷当真加征,那便定要想法子将多出来的税赋转嫁到佃农的头上——这种没得好的营生,他们是不愿意干的。待此刻转个头,说可以捐赠,相应的,会有朝廷嘉奖,授予荣衔,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消息才刚传开,现场的不少人便蠢蠢欲动,方才那富商,更是第一个跳了起来,说自己要捐赠十万,唯一的请求,就是盼望摄政王也能赐他墨宝,替他家新落成的园子题上一个匾额。
摄政王叫人将这富商带上来,不但亲口嘉奖,应允题匾,还叫人将他记录在册,授荣衔,如此,倘若下回皇帝陛下或者是他再次南巡,此人便就有资格和官员一道面见。
富商感激涕零,趴下,一口气磕了十几个头,下来,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之中,得意洋洋离去。
随后,摄政王亲自向那些老叟敬了一杯酒,方结束了他今夜的事,在身后阵阵的恭送声中,返身入了行宫。
刘向紧紧跟随摄政王。
实话说,今夜的种种场面,几乎完全都在预料之中,符合期待——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中间,确也有个意外。那就是刘向原本暗中安排的一个在最高,潮点站出来提议加赋然后由摄政王否决的人,还没开口,本地人里,竟有那个富商自己先说了。
明日起,东南的文人恐怕又要有一阵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