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过弹丸屈指可压(1 / 6)
朱标忧愁这次锡兰之行, 并非杞人忧天。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交流和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考点。其中一个事件,虽然和经济没关系, 因为很“有趣”, 老师也提了一嘴。
那就是郑和下西洋时唯一一场正式的“对外战争”——以两千人对五万人,战胜了锡兰实际上的国王、权臣亚烈苦奈儿。
如今锡兰名义上的傀儡国王为布伐奈迦巴忽五世, 掌权者是被称为“波罗布罗阔”的阿罗吉湿婆罗。
那位被郑和俘虏的亚烈苦奈儿,在锡兰的史料中,记载名字为维罗·阿罗吉湿婆罗, 就是如今掌权者的外甥。
维罗现在跟着垂老的波罗布罗阔, 已经掌握了部分权力,自视为继承人。
不过他并非唯一的继承人,他的兄弟维罗巴忽与他分庭相抗。这些都是朱标提前收集到的资料。
按照逻辑, 这两个继承人想要争夺权力, 应该与强大的大明交好。
但碍于维罗在第一次郑和下西洋时已经知道了大明这个强大的国家, 还在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时候举兵攻击, 朱标不确定这群人现在会如何对待大明的船队。
井底之蛙只看得到大明船队很有钱, 看不到大明船队有钱的背后也有很强大的武力。现在大明出访的船队带了更多的商品, 或许财帛更加动人心。
朱标不喜欢打仗。
每次打仗,无论是战前准备战中消耗还是战后清算, 都得朱标拿着算盘一个子一个子焦头烂额地算账。
但朱标也不惧怕打仗。
对方若先动手, 那大明必须打,还得把对方打痛,这样才能保证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大明第一次出访海外,稍稍高调一点, 只有好处。
以礼仪为借口,朱标派人上岸, 与锡兰大臣一同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
在这短暂的间隙,朱标召集了在锡兰行商的大明商人。
自从大明鼓励商贸,又在安南置行省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诸多港口中,到处都有大明的商人,还有人在当地定居。
朱标仔细询问了锡兰情况之后,又选了几个熟知当地语言的人充当翻译。
和南洋岛屿的部落土著们交流时可以靠比划,在与对方国王会面的时候,再比划就不合适了。
这并不是比划会让双方无法交流。
众所周知,华夏虽然已经书同文几千年,但整个社会中懂得文字的人非常少。朝廷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