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陈迪从东大陆归来(5 / 8)
不准还能成为大明的基石。
他们都知道,文人们不会支持他们现在教授的一套。所以兵营中那些没读过书、书读得很少,又对朱元璋非常忠诚的士兵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弟子”。
现在他们教出来的最早的一批学生,已经卸掉盔甲,去各地当官了。
他们俩都很激动,希望事实能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朱元璋原本想沿用元朝的“户籍制度”,并将其严格制度化。
但他家标儿骂了“洪武皇帝蠢”,他立刻就放弃了“兵户制度”,改为民兵和兵役制度结合。等大明有钱了,就争取往标儿所说的“军队职业化”转变。
据说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养得起职业军队,而职业军队的战斗力是普通军队无法比拟的。朱元璋拍着胸脯,认为大明必须是强大的国家。
现在大明已经进入休养生息,可以逐渐对军队进行改革。
“再过一两个月,我们就能回家了。”朱元璋提起标儿,就忍不住想念,“标儿是不是又长高了?”
马秀英也露出思念的神色:“标儿现在正是长个头的时候。听说每个月衣服都会短一截。他早早做好了准备,把衣服往大的做,然后把长出来的袖口和裤腿缝好,身高长一截就放一截。”
朱元璋想起皇宫里自己的庶子庶女,脸色不虞。
他今年长时间待在南京,几个陪伴他的妃嫔相继有了身孕。
郭宁妃先夭折了一个儿子,又得了一个儿子,现在宝贝得紧,什么东西都要最好。
马秀英虽然自己节俭,但也怜惜郭宁妃和其孩子,便由着郭宁妃。
朱元璋淡淡道:“标儿曾经说,孩子小时候就要教导。三岁看到老,三岁还养不好,就歪了。”
马秀英知道朱元璋想说什么,笑道:“孩子还不会说话和走路的时候不记事。郭宁妃的儿子刚出生,现在好好哄着,等他两三岁的时候,标儿都是太子了。”
朱元璋道:“也不能什么都让标儿来教。”
朱元璋性子来了,马秀英都劝不动,劝得动他的人远在北京。
于是郭宁妃刚欢喜没多久,儿子就被朱元璋送给了孙贵妃养。
孙贵妃:“……”其实并不想养这个孩子,但还是含泪养了。
她只能天天去马秀英处请教怎么教导孩子。虽然她有一个教养得不错的女儿,女儿和儿子不一样啊,何况还是别人的儿子。
郭宁妃连病都不敢生,急忙养好身体,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