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绝佳的海军训练场(5 / 12)
劫就更做不到了。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储备的粮食本就快见底。就算山里有部分田地,他们也能打猎求生,但已经习惯打劫过好日子,让他们重新回到山中当山民,他们实在是做不到。
特别是统治对马岛的宗氏家族。他们依靠抢劫过上了和倭岛贵族差不多的奢侈生活,现在要让他们变回山中野人,也太为难他们。
对马岛还收留了许多从倭岛逃出来的落败贵族武装和他们的家人仆人,这些人大部分都不会种田和打猎,纯粹靠抢劫过日子。被明军这么一堵,他们最先失去了口粮。
对马岛很快因为抢夺粮食发生了内乱。一些老人、女人和小孩最先被驱赶着跑出来,摆出最凄惨的模样(也可能是真凄惨)求救。
但封建军队心硬如铁,在打异族的时候心比铁还硬。
明军严格执行廖永忠的命令,仍旧见人就放炮见船就放炮,根本不与这些人接触。
见卖惨无法引发这群人的同情心,一些贵族让自己的家仆们穿着华丽的盔甲冒充自己,然后捧着金银和投降的旗帜,愿意归顺明军。
但这些人出现在海岸时,迎接他们的仍旧只是炮击。
待视野内的人全部消失后,明军才会上岸去看看他们拿来了些什么东西。
于是倭寇再不敢出山,只能死死熬着。
他们现在想到了好办法。等吃的不够的时候,就驱赶人出来送死,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粮食。
于是他们继续内战,失败者被绑着推出去送死。这样既能空余出更多粮食,还能消耗明军的炮火。
倭寇都知道,国家的正规军出战一定会有利可图。越是稳固的王朝,越不会轻易出兵。他们朝廷的户部不会允许。
明军的火炮很可怕。如此可怕的火炮制作成本一定相当高昂。他们等待明军发现无利可图,主动撤退。
对马岛当了这么多代的倭寇,在高丽政局还算稳定的时候遭遇了无数围剿,最后都是采取躲进深山等撤兵顺利熬了过去。
他们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朱标从耽罗岛这座火山岛采集到了许多原材料,又从大明运来设备和工匠,在耽罗岛建立了新式造船厂和火器厂。
耽罗岛远离大明,朱标特意采取了工厂的架构,让造船厂和火器厂的运行更加顺畅,产能更加高。
当知道对马岛上的倭寇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后,朱标还带来了大量需要销毁的旧火炮旧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