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去北平开辟新分校(3 / 5)
中年油腻老男人的特点,他们四人占全了。
因为这四个人天天在陈家吹牛,导致陈标离开陈家前往北平的时候非常积极,一点都没有迟疑,连主公的登基仪式都不想去了。
陈标离开的时候,朱元璋让陈标把四个弟弟都带走。
朱元璋胡扯道:“陈家在战时掌控着主公的钱袋子,待主公称帝,陈家的事要转移到户部身上,陈家该功成身退,以免被猜忌。所以陈家以后的中心转移到北平,为主公开拓边疆。我们一家人都搬去北平。”
陈标并无意外:“也对。反正我是陈家家主,我都镇守北平了,陈家也确实该搬到北平去。”
徐达:“对对对。”
汤和:“是是是。”
周德兴:“咔嚓咔嚓咔嚓。”他在嗑瓜子。
这三人回到应天后,就完全从元帅将军退化成“陈国瑞老大”的狗腿子,每日负责在朱元璋和陈标进行正常谈话的时候捧哏,仿佛没有自己的事做似的。
陈标和徐达短暂共事过一段时间。
看看现在这个徐叔叔,想想战场上的徐元帅,陈标怀疑徐达人格分裂。
陈家弟弟们对于要离开应天,去环境更加恶劣的北平并无意见。
只要跟着哥哥走,他们就很高兴。
只有马秀英很难过。
马秀英知道,自己恐怕就要长期待在后宫,替朱元璋管理后宫,轻易不得离开了。
幼子们在北平有陈标照看,肯定不会有事。但她这个当娘的长期见不到儿子,马秀英十分愧疚。
马秀英一直在隐藏自己心中的难过,不想让朱元璋知道。但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决定给马秀英一个惊喜。
后宫又怎么了?他又没打算在后宫里增加多少人,以前怎么管,现在就怎么管。
标儿所在的地方就是陈家,虽然应天会成为暂时的都城,但别说皇后,就算他这个皇帝也不一定非要待在应天。
朱元璋已经翻烂了史书,知道历代皇帝平时能有三个月待在京城皇宫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间不是避暑就是避寒,要么就去京郊园林待着。皇帝所在的地方,就是朝廷所在的地方。
他又不是不去享乐,只是去“镇守边疆”,大臣们不会说他,说他也不听。
让陈标没想到的是,自己带着弟弟们前往北平的时候,三位太子伴读带着应天小学第一批学员,也踏上了去北平的船,要和应天小学首任校长一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