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给标儿培养点人手(3 / 12)
了。
朱元璋想过,等陈标长大后,自己早早把皇位让给陈标。
他只会打仗,治国理政现在才开始学。刚开始学,朱元璋就发现,自己真的很不擅长这个。这一堆乱麻的东西,他真想利落地刀起刀落,哪那么多折腾?
可他理智上知道,用屠刀能得到一时安静,等到下一代、下下一代,如果皇帝声望和实力不够,挥舞不动屠刀,那这个王朝恐怕就完蛋了。
他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无论怎么想,陈标都比他更适合处理国政。
现在朱元璋担心,自己如果老糊涂得太快,还没让陈标继位就开始猜忌太子,那他的好标儿该怎么办?
“确实应该早早让标儿培养更多的人手。”朱元璋叹气,“若标儿现在是太子,我把你们都塞进东宫给标儿当大臣,哪有现在这么多事。”
李善长哭笑不得。这是主公能做得出来的事。
正史中朱元璋也确实这么做了。詹事府就是洪武年间创立,满朝重臣都在詹事府当兼职。
詹事是执事的意思,本来是官名,掌管皇后和太子家中之事。辽金元都有詹事院,但只是一个类似清朝“内务府”的部门。直到洪武年间改詹事院为詹事府,詹事府才成为一套完备的东宫官制体系,仿佛一个小朝廷。
詹事府在明朝中期就基本废置,成为翰林们升官的跳板,与太子无关了。后来清朝重新设置詹事府,但在康熙废太子时也一同废了。之后詹事府又变成翰林们的跳板,没有实权。
自古以来的皇帝很少会给太子放权,洪武和永乐两朝罕见地把太子当副皇帝对待。
可惜这个世界中,陈标“不是太子”,朱元璋没办法这么偷懒,只能另辟蹊径。
朱元璋想给陈标安排一个实质上的“东宫”,心腹们再困都不能困了,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陈标打了几个喷嚏,兴致勃勃去拜访方国珍。
朱元璋为了保持身为父亲的尊严,先给了陈标“甜头”,以明王的名义给了陈标一道令牌,让陈标可以直接接触方国珍一家。
朱元璋幻想,说不准这些人就只是纸上谈兵。等标儿见到了那个叫方明谦的狐媚子,就看不上了呢?
陈标要去见降将,李贞紧张极了,恨不得让陈标把家中护卫都带上。
紧张过头的李贞还写信骂了儿子一顿。如果儿子在这,就可以陪着陈标去。为什么儿子不在!
李文忠接到信后委屈极了。你当我不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