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3 / 4)
这里面有几个小阿哥,人狠话还多,一边打你还一边讽刺你骂你,甚至会把讽刺你骂你的话刊登在报纸上。
胤祉手中有报社。每次小阿哥们揍完人之后,他都会写一篇绘声绘色的文章描绘这件事。
小皇子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已经成了街头巷尾说书人口中最新鲜的段子,还有戏曲社准备将其改编成戏剧。
康熙最近很忙,因为胤礽以“儿子太过伤心需要休息”为由撂挑子不干,要了很长的假期,所有折子都得他自己批改。
康熙有了太子帮忙后,就逐渐收拢君权,建立了一个类似雍正时期的军机处的玩意儿,即大事小事一把抓,全他一人定夺。
这么做的好处是,若皇帝足够英明又足够精力充沛,朝廷效率会特别高。
坏处自然是,若皇帝昏庸或者精力不济,这个国家会迅速烂掉。
一般而言,敢做这套改革的皇帝,要么自己精力和能力天赋异禀,比如秦始皇,一个人可以批改一车的竹简。要么就有信任的人一同帮忙。
如同雍正时期有常务副皇帝在的时候,这套班子运行很顺利,当常务副皇帝一去世,雍正就玩不转这套班子一样,胤礽一休息,康熙就忙得晕头转向,居然没有发现儿子们干了什么。
当他发现的时候,他的儿子们搞了一个大的——他们把某岛国的使臣给揍了。
康熙用湿帕子抹了一把脸,把躺在直亲王府别院里伤春悲秋的胤礽拎着耳朵叫起来:“你怎么管得你弟弟!”
胤礽叫道:“哎哟,哎哟,汗阿玛您轻一点!什么事?”
康熙怒道:“你弟弟把东瀛人揍了!”
胤礽:“啊,为什么?”
康熙:“不是你叫你弟弟去揍的?”
胤礽使劲摇头:“冤枉啊!”
康熙怒道:“冤枉个屁!你做梦说梦话都在说要把东瀛炸了!肯定是你!”
胤礽继续使劲摇头:“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如果想弄他,还需要派弟弟们去吗!”
康熙狐疑:“真的不是你?”
胤礽先摇头,又使劲点头:“对,当然不是我。什么揍了?怎么回事?虽然弟弟们最近在代替京中守卫巡逻,以稽查大哥走后宗亲宦官的不法之事,但东瀛使臣应该没嚣张到敢在街上飞扬跋扈吧?”
康熙眉头紧锁:“什么代替守卫巡逻,什么稽查不法之事?你究竟让你弟弟们去干了什么?”
胤礽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