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5 / 7)
胤禔又摸走了一根熏肉干。
胤礽实话实说:“我想弟弟们了。还有宫里的公主,都快出嫁了吧?得给她们选好人家啊。”
胤禔斩钉截铁道:“我一点都不想。一群混世魔王,想个屁!”
胤礽瞥了胤禔一眼。
大哥虽老说不想弟弟们,每次回京,都给兄弟姐妹们准备了礼物。
能让大哥准备礼物的人,肯定都被大哥放在了心上。
“再过两三月,等陈师傅把伊犁的事理顺了,咱们就回京。”胤礽道,“有陈师傅在,这里也不需要咱们操心了。”
胤禔叼着肉干,就像是四九城里的旗人街溜子:“陈师傅又离中枢远了一步。”
胤礽白了胤禔一眼:“陈师傅若想回京城,立刻就入中枢。”
胤禔道:“还是汗阿玛不厚道。大学士本就只是一个虚阶,先让陈师傅入了文渊阁再让陈师傅乱跑不好吗?对了,弟,你想给陈师傅拟什么谥号?”
胤礽:“啊?”
胤禔道:“陈师傅之后若不出问题,一个文贞稳了吧?”
胤礽道:“低了吧?”
他记得历史中陈师傅的谥号就是“文贞”。现在陈师傅比历史中功劳大得多,还是“文贞”就很不妥了。
不过文贞在明清的谥号规则中,已经是第二档的谥号,往上就是“文正”了。
因范仲淹范文正公声名在前,又有司马光“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的评价,所以明清帝王不会轻易给出“文正”的谥号。
胤礽道:“只以陈师傅目前的功劳,我也想为其争取一个‘文正’。不过以我之意,‘文正’不如‘忠武’。”
“忠武”是通用谥号中最高的一档。比起“文正”,谥号“忠武”的人都几乎能被民间神化了,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唐朝的尉迟恭、南宋的岳飞韩世忠、明朝的常遇春等。
不过在清末的时候,“忠武”的谥号被滥用,才显得逼格低了一点——除了道光年间给的“忠武”勉强还算得上对大清有保国之功外,剩下的“忠武”,都是批量颁发给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将领,那时候“忠武”已经不值钱了。
不过那时候整个封建王朝都不值钱了,依托于封建王浩的谥号不值钱也理所当然,不是“忠武”这个谥号的问题。
在现在,“忠武”还是所有文臣武将最向往的谥号。
费扬古本在腹诽大阿哥和太子怎么能在陈廷敬活着的时候讨论陈廷敬的谥号,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