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5 / 8)
其实看康熙给胤禩选的福晋,就知道康熙从未将其列为皇位候选人。
“安亲王最宠爱的外孙女”这个说辞看上去很高贵,但在这个封建时代,八福晋其父明尚因赌博而判斩监候,其母在康熙二十三年便抑郁而终,八福晋是罪臣之后、孤女。一个外祖父已经死了的“亲王外孙女”,不能掩盖八福晋出身很低的事实。
康熙给其他儿子选的福晋不说四角俱全,至少也是有福之人。别说皇子,就是普通官宦大族也不会给儿子选一个父母俱亡、且父亲被砍头的孤女当嫡妻。
之后康熙便整治安亲王一脉。胤禩三十七年冬成婚,岳乐三十九年被夺谥降爵,其子也不再拥有原本的军权。
或许岳乐被攻讦之事是康熙早就准备好的事。给胤禩这样一个婚姻,可能是安抚即将被他出手压制的安亲王一脉,也可能是让胤禩去接替安亲王原本手中的军事势力。
康熙把胤禩的婚姻当做政治筹码。
其他阿哥福晋各个都是朝中高官,只五福晋为员外郎张保柱之女,身份非常低,表明康熙一开始就将其排斥在夺嫡之外;十福晋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也同样表明其与帝位无缘。
一横向对比,就知道康熙选八福晋的考量,和五福晋、十福晋差不多,大清皇帝的嫡妻元后,不可能为罪臣孤女。只是胤禩更可怜一些,颇有些“卖儿子”的味道。
不过康熙这么选,并不是厌恶胤禩。相反,当时他可能是喜欢和看重胤禩的。
若胤禩如五阿哥一样,看到自己的媳妇,明白康熙对他的定位,从此置身夺嫡之外。说不定到了雍正朝,他还真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廉亲王好弟弟”,怡亲王估计也不会被(单独)累死。
可惜,勋贵宗亲看中了这个康熙已经确定不能继承帝位的皇子。
还有什么比把皇帝不满意的皇子推举上皇位,更能扩大他们势力的事吗?
皇太极和福临都不是皇位第一继承人,他们都能被推上皇位,然后议政王的权力扩大,胤禩为什么不能成为再一个皇太极和福临?
胤禩自己也有野心。
他为什么不能成为皇太极和福临第二?以前的皇帝都能被宗亲勋贵推举上位,他为什么不能借由宗亲勋贵压康熙一头,逼迫康熙立他为太子?
年少时的野心和妄想,在胤禩逐渐长大之后慢慢消失,却也已经无法下贼船。
他明明已经低调,但他身后的人声势浩大不放过她。
死鹰事件是康熙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