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3 / 7)
愣了一下,不确定道:“太子殿下?您是太子殿下!”
这下轮到胤礽愣住了。
几人都将视线投向胤礽。
他们因名声极大,被单独安排了一个院子,派专门的人伺候着。
而给他们担任主管的人,就是胤礽。所以他们和胤礽打过许多次教导,对这个谦虚热忱的少年人很有好感。
但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在京中待着,在这里天天伺候他们?!
唐甄冷哼了一声,道:“你现在才认出他?”
李因笃苦笑:“之前几日太子殿下我正病着,没见到太子殿下。”
说完,他就要下跪。
胤礽忙把李因笃扶住:“先生请不要多礼,我本是隐藏身份来此帮皇父做事,对几位先生已经失礼在先。没想到阔别十年,先生还记得我。”
李因笃曾经被举荐到京城当官,很快就以赡养母亲为由辞官。
胤礽那时不过五岁,虽和李因笃有过接触,没想到李因笃还记得他。
李因笃却苦笑:“草民并非记得十年前的太子。只是太子整顿杭州吏治的时候,草民碰巧在杭州城内。”
胤礽愣了一下,想起当时痛苦的心境,勉强笑道:“杭州城啊,那我一定吓到先生了。”
李因笃连忙道:“不不不,太子做得极对!当时杭州城谣言四起,富商为抬粮价,四处宣扬兵祸将起,粮价飙升十数倍!若非太子殿下悄然坐镇杭州城中,暗中指挥海军帮华家运粮,压制住杭州粮价。恐怕杭州定会生灵涂炭!”
顾炎武看了李因笃一眼,又看向胤礽。
胤礽犹豫了一下,却向李因笃作揖鞠躬:“其实当时事并非如此。宣扬有兵祸的是我,不是富商。”
李因笃愕然。
胤礽保持着作揖的姿势,低着头道:“他们挟民作恶,若不能让百姓清醒,明白因为私利造成此种局面,下次、下下次,他们还会再犯。而大清也会因为投鼠忌器,因为他们裹挟民意,不敢出手。”
“粮早已经准备妥当,不会危害普通老百姓的生计。我原本是想,若这时候能有一家豪商站出来,和华家一同安抚民众……”
胤礽咬牙,道:“他们或许并无谋逆之意,或许与之前浙江民变之事无关。但当他们哄抬物价时,我认为,该杀!”
黄宗羲放下书卷没有站起来,淡淡道:“你认为该杀,又为何如此痛苦?”
顾炎武淡淡道:“因为老夫去信骂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