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6 / 8)
即使这些大臣也知道康熙没有多想,但谁都知道,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最怕的就是“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就代表非继承人和继承人被摆在了同一个地位。那么原本的继承人还有意义吗?
康熙虽然最宠爱太子,但他对大阿哥也一视同仁了,那么底下的人就难免心思活络。
宗亲逼宫反而让自己被抄家之事,让宗亲们看到了康熙如今地位的稳固和性格的强势。君强臣弱,有野心的臣子都不喜欢这样的君王。同样,康熙亲手选出、养出的太子越优秀,他们也越不喜欢。
太子占着“嫡”,大阿哥不也占着一个“长”字吗?如果他们支持大阿哥,让大阿哥和太子在朝中争夺起来,说不定能让皇帝两个年长厉害的皇子都废掉,然后他们就可以再扶持一个软弱的皇子。
康熙借着逼宫几乎把宗室打废,但正因为差点把他们打废,他们才跳得更厉害。
满洲勋贵中也有把对康熙改变满洲习俗、力捧汉臣的恶感转移到太子身上的人。他们和狗急跳墙的宗亲一拍即合。
甚至汉臣中也有附庸他们的人。
有脑子的汉臣虽然都知道太子继位,大清的大环境对汉臣、对汉人更好。但不是人人都有远见,甚至就算有人明知道这件事,也想为了私利谋求一个从龙之功。
若是汉人们都清醒,大清哪有机会入关?
于是一场康熙父子情深、大阿哥兄弟情深的行为,居然让刚刚平静下来的朝堂再次暗潮涌动。在在大阿哥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成为反对太子的旗帜,旗帜下集结了许多势力。
纳兰明珠作为首批“大阿哥党羽”,自然受到了邀请。
他犹豫之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两不相帮。
“我已经被皇上斥责过,若我加入你们,会让你们太过显眼,暴露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明珠舌绽莲花,“我不如假装成为皇帝的纯臣,甚至站在太子这边,到时候倒戈给太子致命一击。”
即使叶赫那拉和乌拉那拉连远亲都算不上,但非要说起来,大家也是同一个祖先。明珠和索额图又势同水火,没有人相信他会站在太子这边。所以明珠说自己要当二五仔,那些人立刻就信了。
明珠打发走这群人之后,闭门思索了许久。
最终,他没有告发这件事。
这群人还没有组织起来,告发无用;就算这群人组织了起来,他们若没有犯错,皇上应该也不会在乎这件事,甚至会把此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