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6 / 7)
没区别。
斯特拉的解释是,这一款是尽可能贴近于现实的游戏,BOSS都是普通人类,所以战斗模式肯定和小怪一样,大家没有超出人类的范畴。玩家们挺能理解,说这款游戏的卖点在于剧情,这是一款经典的“互动式电影游戏”,不能“本末倒置”。这款游戏无懈可击,玩法系统并不能成为它的缺点。
萧枸本人对此持以否定评价,虽然为了影响,他肯定不会说出来。
在萧枸看来,游戏的本体仍旧是游戏,不是全息电影或者其他什么的,互动式电影游戏和互动式电影也是两回事。这款游戏几乎完全放弃了“玩”,只是让玩家们“看”,萧枸不认为这是一款“真正的”游戏。
萧枸认为,斯特拉当初和洪荒撞车的那一款末日题材的游戏,比这一款游戏更优秀。从玩法上来说,那个游戏的怪物设定十分用心,各类丧尸和怪物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玩家们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得到通关的方法。而且各种道具和武器系统也十分有趣,玩家们可以开发出不同的组合方式,花式过关。从游戏性来说,这款游戏是很不错的。
从剧情上来说,那一款游戏剧情和他前世玩过的《最后的生还者》类似,剧情上无可挑剔,而且救一个人,还是牺牲一个人去求一个拯救全人类的可能的抉择上,也给了双方足够的筹码,让玩家陷入两难抉择,而不是倾向于某一边。
虽然最后结局,主角选择了自私,但他也说他愿意背负这个罪。比起拯救陌生人,他只想和最爱的人一起活下去。也就是说,斯特拉没有站在西方人权常有的立场上,批判另一方是错误的,他也承认,主角就是自私,主角认为自己有罪,愿意承担这个罪恶。这样的结局,符合人设,也让玩家们无论是否接受这个结局都觉得结局就该这么发展。
可这一款游戏,斯特拉太过于“媚俗”于西方政治正确的世界观。主角和养女反抗的组织,强迫人劳动,然后用劳动换取可怜的只能供自己生存的粮食。虽然这个组织没有腐败,但没有温情也没有任何慈悲可言,比如老弱病残,要么被抛弃,要么被愿意供养他们的人供养者,组织是不会给他们一丁点怜惜。
小女孩就属于被“抛弃”的弱者,主角领养这个小女孩之后,就必须从自己劳动所得中分出一部分给小女孩,这让两人都过得十分艰难,因此主角才会铤而走险,去各种危险的地方。剧情就是这么展开的。
主角被小女孩唤醒了“人性”,觉得这个组织实在是太残忍了,太专制了,在这个组织控制下的人除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