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7 / 11)
而毛线只需要两根竹签,就能织成漂亮保暖的毛衣。
……
皇帝的事迹很多,之前司俊许多新奇“发明”,到了老百姓的口中,也成了皇帝陛下授意。
皇帝陛下虽然被困京城,然而他能日行千里,每日都回到成都处理政务。待于泽死后,龙气终于达到极点。潜龙在渊,终于要腾飞了。
……
罗家一群人聚在一起,听到各种打探的消息之后,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罗朗按着额角,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
或许这些人嘴中有夸大——愚昧的平民百姓,不知道事情真相,在遇到什么事都会把它当做神灵赐予,但至少说明,益州的新粮食的确不占良田,口感好味道美且已经丰收;益州那种叫棉花的作物织造的布和云朵一样柔软;益州能将羊毛做成衣服;益州能一夜变出许多书籍,还建造了图书馆;益州有可以将沙子变成石头……
好吧,越听越离谱。但人人都这么说,而且看他们表情,是亲眼所见。益州……不,皇帝陛下到底是什么来路?
嗯,这群人已经在心底称呼皇帝为皇帝陛下了。可见是有些胆怯了。
有族老道:“罗家本来就曾位列三公,乃是累世忠臣,既然明君已经出世,理应匡扶汉室。”
又有人反对:“谁知那人是真是假?我们罗家既然能成为一方诸侯,为何要成为别人臣子?”
族老冷哼:“你就是想成为一方诸侯,皇帝陛下大军压来,你的美梦又能做多久?”
反对人道:“皇帝不过黄口小儿,有什么能耐?就说那司俊,也不见得多厉害,我们岂能还未战斗,就先怕了对方。”
……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最终罗朗只能让所有人先回去,他先思考一会儿。
罗朗在书房思索了半日,仍旧拿不定主意。他披上衣服,来到成都使者居住的小院,决定会一会那被他晾着的成都来使。
出使建业的正好就是孔瑾。
孔瑾的确自请出使,刘荨也的确不同意。但孔瑾最终还是说服了刘荨。
孔瑾心中已经有了去处,那就是建业。他分析了罗家,特别是罗朗的性格,认为罗家如果自立,定是皇帝陛下大敌。不过罗朗品行端正,即使不归顺皇帝陛下,也不会斩杀来使。
而且罗家世代公卿,和汉室本来就联系深厚。即使罗朗想要自立,他去罗家游说,也一定说动一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