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4)
帝抓壮丁“返聘”回朝的代理阁老于东江做靠山,不需要在考举人就出去打拼名声。
但现在,他却苦笑着坐在京城最大的酒楼二楼中,看着楼下学子高谈阔论。
这罪魁祸首,当然是卿昱和他身边做学子打扮的白萌了。
哦,白萌是无辜的,她只是陪卿昱。
卿昱说于云瑞已经复习了这么多年,不需要临阵磨枪。他正好想来看看这些学子,就拉于云瑞当向导了。
其实其他人也是可以的,但于云瑞是当届考生,又非京城官宦。虽然拜了于东江为师,但于东江之前已经致仕,于云瑞又得罪了诚王,所以师徒两很是低调。
于云瑞自然在京城中名声也不显了。
卿昱认为,跟着名声不显,非官宦出生的于云瑞,更能接触到京中学子真正的一面。
若是换了某个名门之后,看到的不是阿谀奉承,就是政敌攻讦了。
卿昱都点名了,于云瑞只能丢下书本,苦笑着陪君出游了。
虽然这差事是许多人梦中都不敢盼的,可他还想安心备考,考个好名次呢。
他已经决定,不仅要参加文科,也要参加改革后第一次武科。因此除了经史子集,他还要看兵书,看天文地理,还要练武。
要在人前辉煌,人后就付出相应努力。
于云瑞在心中叹气。
罢了罢了,待陛下玩高兴了,他回头补上就成了。
陛下也不是闲到天天出宫。
卿昱不知于云瑞心中烦闷,他正伸长脖子好奇的张望:“楼下怎么喧哗起来了?那扯着嗓门,脸红脖子粗的是谁?”
于云瑞虽在京城很低调,但在京城待久了,京中大部分比较高调的读书人他都认识。他答道:“此人名为吴运。”
卿昱看着于云瑞道:“除了名字,就没了?哪家的?寒门?才学如何?”
于云瑞想了想,道:“吴运家中也是京中小官,与刑部吴侍郎家大概有关系。至于才学……大概是有的。他组织了一个诗社。”
看着于云瑞为难的皱起眉头,冥思苦想,卿昱心里了然。这吴运或许有些才华,但才华并未达到让于云瑞有深刻记忆的地步。
于是卿昱问道:“这下面的人,哪几个你比较熟?给朕介绍一下。”
于云瑞松了口气。他真和那个吴运不熟悉,不清楚他究竟学识强到哪方面。
不过楼下真有几个他比较熟悉的人,还有几人和他关系较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