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4 / 11)
方和不接受这个世界,没有融入这个世界,不能感知这个世界,却将‘正义’作为自己的‘自律程序’,最后因为‘正义’启动自毁。
这个影片到底在讲什么?到底想告诉人们什么?我可以说出成千上百种理解,可以说出许多大道理,可以说出一连串的‘反思’。
但我,又确实不知道,这个故事真正想告诉我什么。
所以,等心情平复之后,我准备去再看一次。”
这个影评,刊登在华国《电影周刊》上。影评人是《电影周刊》特约供稿人。《电影周刊》被称为华国第一电影资讯杂志,作为特约供稿人,这位影评人在业内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他显然对《正义》评价十分高,甚至觉得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艺术性上,都可以封神,并且对导演姚燕和主角蔺昕评价也十分高,认为这两人如果不出意外,将是华国影视界的新星。
《电影周刊》发行之后,这个影评也很快转载到网上,成为最热门的一篇《正义》的影评,也是影迷们公认的,对电影剖析的最透彻的一部影评。许多影迷都说,和这篇影评产生了共鸣。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觉得方和是不是走投无路才选择自己报仇,再看的时候又产生了疑惑,以方和的智商,他完全可以找到凶手的对家,将证据交给他,这样也能够报仇,还不会搭上自己。后来我对自己说,如果照我这么想,影片就拍不下去了。现在看了影评,我才知道,影片并非没考虑到这个逻辑,方和也并非没想到这一点,他就是单纯想自己动手。虽然他不给父母留下的‘正义’束缚,但父母去世之后,他的束缚实际上已经消失了,他的行为已经违背了‘束缚’。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说方和是自杀啊,他在自首的时候也说了,趁着他现在还是个人类。他大概也知道,自己已经脱离束缚了。”
“私心来讲,脱离就脱离呗,成为一个很酷的不受社会规则束缚的犯罪者也很酷啊,反正我不想方和死,大概我三观不正吧。”
“谁想方和死啊,但方和的死是必然的。安老师的影评也说了,那就像是从小植入的‘自毁情绪’,如果他还认可自己的父母,肯定就会启动自毁。”
“方和报仇的时候也不一定因为真的心生仇恨吧,反正我也搞不懂了,我准备再去看一遍。”
“其实我觉得方和还是有感情的,至少对父母有感情。这唯一的感情,就是他的‘自律程序’。”
“我本来也以为方和